何回來”
“上次我和梁蔚來到這裡,在外面砍了不少小樹,一次一次的運了進來,在用自己帶著的繩子編製成了木筏,又做了幾個木漿,木筏可以承載四五個人,我們可以稱作木筏從地下河漂流而去。
“至於回來,也是一樣的辦法,這地下水脈的結構極為怪異,我們這裡看,那地下水脈去的地方是略微向下的,我們可以順流而下,到達秘境,而秘境所在的地方,還有一條地下水脈,是從秘境返回,到達的地方也是這個洞窟之內,只是卻是更深處的地方,一會你就能看到了那個地方了,我們從那條返回的水脈,還可以順流回來,然後爬上一段距離,就可以重新回到這個洞口。”
“上一次,我和梁蔚就是從那條水脈返回的,然後將木筏,又抬到了這條前去秘境的水脈。”
蔡俊華對蘇鵬解釋說道。
蘇鵬聽了點頭,這裡果然環境十分複雜,那秘境前往都如此困難,真不愧秘境之名。
不過,既然知道了前去的方式,蘇鵬也不遲疑,和蔡俊華梁蔚三人,前去尋找上一次他們留在這裡的木筏。
三人行走了七八百米,來到了一處地方。
蘇鵬來到這裡,觀看四周,卻發現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可以造就任何奇蹟。
只見蘇鵬等人來到的地方,是不知道哪裡來的地下水,不斷的向洞穴更深的地方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