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霧中,當時也由於天氣變化的影響,雲霧位置較低,隱約可以看到裂谷深淵般的洞口,然而在多數時間,從裂谷深處湧出的大量迷霧,會覆蓋方圓數十里的範圍,很難準確判斷出它的位置。
玉飛燕帶領的探險隊,最初是計劃透過最接近裂谷的“史迪威公路”,如此可以避開野人山外圍各種自然因素造成的阻礙,再從地下洞窟中尋找被迷霧覆蓋的入口,可中間出現了太多的變數,現在天候劇變,在莽莽樹海中,很難判斷確切方位,只好相機行事,去尋找那架鬼魅般消失在山脊後的神秘機影,這也是目前僅有的線索和生存希望了。
司馬灰和羅大海兩個人,當先在寸步難行的樹叢中開路,途中所見,盡是些保受風雨侵蝕,歷盡滄桑的殘牆斷壁。一處處倒掉的塔基,隱藏在茂盛植物組成的深厚幃幕之下;橫倒的巨大人面雕像,從盤根錯節的樹根背後,投來令人心顫的目光。
越來越多的痕跡,都顯示出“野人山”在那些早已逝去古老歲月中,確實曾有一段塵封已久的輝煌歷史,那到底是個怎樣顯赫的文明?為什麼沒有任何相關的記載?又是誰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毀壞了一切可以揭開它真正面目的古蹟?
在緬甸的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古人為了保守野人山裡埋藏的秘密,設下重重陷阱和障礙,任何妄圖窺探這個秘密的人,都將遭到至死也難以擺脫的邪惡詛咒。”所以當地人才對野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