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赤壁 作者:尋找山吹

己順便解決一下流民的問題。

然而劉備畢竟不是神仙,也不會平地生財變出糧食來。兩萬人的大軍,再加上數萬流民,每日便要吃掉兩千斛糧食。即便不考慮劉表的感受,再這麼撐下去,只怕不用到秋天,新野的糧倉便要見底了。

錢糧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問題,不是用大話套話能遮掩過去的。這陣子,歸附劉備不久的南陽〃臥龍〃諸葛亮被臨時任命為左將軍府倉曹參軍,總理大軍糧秣事宜。

奉劉備鈞命署理新野縣令的孫乾此刻正在諸葛亮公房中訴苦:〃……倉廩中的糧食只夠再吃一個半月了,主公還不叫降低流民每日的供額。眼見這幾日聞風來歸附的饑民愈來愈多,縣裡去年一年的結餘均已經騰空。派了人去襄陽買糧,還不知道能否買得到,即便能買到,只怕劉荊州還道我們這邊在積蓄糧草想要圖謀甚麼。縣裡的豪強們這幾日天天往縣署走動,都擔心這麼下去流民越聚越多,遲早生變。孔明先生,不是孫某叫苦,實在是這般局面,萬難再撐下去了。主公如今對先生言聽計從,還望先生勸諫一下主公,流民萬萬不能再收了,這些流民青壯年少得很,即便徵召了,短時間內恐怕也訓練不成軍伍,主公何必背這麼大的一個包袱呢?〃

諸葛亮面色凝重地聽著,手中的筆卻不曾停下,聽得孫乾說畢,張口答道:〃公祐不必多疑,豫州收流民,自有其深意在內。而今局面雖不容輕忽,畢竟也還能支撐月餘,糧食不夠我會想辦法。公祐只要妥善安撫縣中大戶,每日按時放粥便是。該派人去買糧還要派人去買,縣裡春夏兩季結餘出來,也都換成糧食。劉荊州是襟懷寬廣之人,不會因為這麼點小事情便猜忌豫州。只要你想辦法撐到八月底,後面的事情交給諸葛亮便是!〃

說著,他匆匆在帛上落了款,拿起來輕輕吹乾,摺疊起來裝進一個錦囊裡,遞給孫乾道:〃煩請公祐差一穩妥差人,將此信急送朝陽縣晁宗薈君府上,切切不可遲誤!〃

他隨即起身正冠道:〃我還要去校場,新募來的散戶兵丁要儘快操練出來,這就不留公祐了!〃

說著,這位眉清目秀一臉端莊唇上鬍鬚淺淺的臥龍先生衝著孫乾略一拱手,施施然去了……

。▲虹▲QIAO書吧▲

第11節:臥龍(1)

4臥龍

荊州是個通衢大郡,也是鄉土觀念極重之地。荊州士族對外來豪強從來都是採取輕之抑之的態度,便是朝廷派來的官吏,若不能透過某種渠道與當地士紳相融會,官做不了多久便會被趕走。就拿如今荊州八郡的實際主人劉表來說,若不是重用南郡郡望蒯越和南陽郡望蔡瑁為長史司馬,後來又娶了蔡瑁的妹妹為繼室,當初能否在荊州這片盜賊叢生的地面上站穩腳跟便還很難說。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從外郡逃難來到荊州的大族富戶,雖然資財頗豐,在本地買了房子和田土,卻始終不能在本地入籍。這件事情其實從黃巾之亂時便已經初顯端倪,幾十年來劉表為解決這個問題也頗費了些心思,奈何荊州的本土勢力實在太過龐大,這些本土勢力盤根錯節蔓延橫生,且齊心協力一致對外,因此這些年來落戶定居的外族雖然為數眾多,但真正在本地落了戶籍的卻沒有幾個。建安十年荊州八郡戶籍統計的數字是四十四萬戶,實際上早在十多年前,荊州的戶口數便已經超過了五十萬戶,也就是說,如今的荊州人口當中,最少有五分之一的人是沒有荊州戶籍的。

對於庶民百姓而言,沒有戶籍便意味著日常的耕作營生得不到官府的保護和支援,若不幸與本地人之間出了糾紛摩擦,外來戶只能自認倒黴,打落牙齒和血吞;對於高門士族而言,沒有戶籍便意味著不能做官也不能舉孝廉,不能融入到當地的權貴階層當中去。

長此以往,庶民的經濟利益得不到保證,士族的政治訴求得不到滿足,矛盾越積累越尖銳,若不是荊州的本土勢力實在過於強大,大的流血紛爭早就爆發了。

紀筇是淮南郡的大姓,舉族遷來荊州已經七年了,在北方和東方諸州郡遷來荊州的幾大士族當中,這個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七年當中紀筇見慣了本地人對外來人的歧視,如今對於白眼中的寄人籬下生活倒也逐漸適應了。族中老人說起此事也常常嘆氣,均抱怨時運不濟生逢亂世,若不是天下大亂,誰肯背井離鄉拋家棄業來受旁人的氣?

今日聽說左將軍劉備的倉曹參軍諸葛孔明邀請大家議事,紀筇便意識到這個聲譽不佳的劉皇叔十之八九又要張嘴要錢了。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諸葛亮請他們議事的地點卻並不在縣城內的左將軍府,而是在城外的大校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