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不是什麼名牌大腕,比起以前來也算是判若雲泥了,片酬也漲了一倍,偶爾走出片場還會有三四個大媽五六個小妹圍著他們索要簽名。
而亞視電視臺在繼《水滸傳》之後,又算是在電視劇方面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上一次搗鼓的是古樸版的古典名著,這一次搗鼓的是華麗版的神話傳說,兩次都這麼成功,廣告費賣得大大的火,海內外版權賣得彤彤的紅。如此喜人的成績,不禁讓人崇拜起榮少亨的果斷睿智英明神武來!
俗話說,自古英雄出我輩,大展宏圖我騰飛。
如今,亞視電視《日月神劍》成功播放,而這邊榮氏大戲《英雄》也正在拍攝的如火似荼。
作為電影人,有尤其還是商人,榮少亨絕對不會拿這麼大的投資開玩笑,因此在拍這部戲的時候,已經依靠自己在前世所知的經驗,大肆炒作這方面的新聞。並且為了製造新聞效果,榮少亨部戲拿出上三四千萬來搞一系列的活動,比如“我和《英雄》有個約會”的大型聯誼活動,邀請上千人參加,還有“《英雄》臺前幕後的故事”電視直播節目,當然除了藉助電視綜藝欄目外,榮少亨還下令刊印限量版的《英雄》立體海報,每一張海報採用高科技手段,上面的人物凸顯而出富有強烈的立體感,單是一張造價就高達幾百元,乃是香港乃至世界有史以來最貴的一種。此款海報實際上是榮少亨根據那部3D電影《阿凡達》的海報而構思出來的首張立體海報,這種技術在前世很簡單,在此時的香港則絕無僅有,屬於“高科技了”。因此一經面世就被香港影迷瘋搶,連來自日本,韓國,英國還有美國的一些海報收藏愛好者也參與進來,一時間每張《英雄》海報在黑市上竟然被炒成了三百美金一張!絕對是破了紀錄!而隨著海報的風靡全世界,《英雄》這部戲的宣傳也成功地打入了世界影壇的眼簾。
榮少亨為什麼敢於花費這麼多錢搞這麼多的宣傳?事實上,在好萊塢,一部投資一億的電影,拿上千萬出來搞宣傳,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榮少亨他們相比之下,還是顯得窮酸——人家是美金,自己的是港幣,已經夠節省了,不過物有所值,至少這部作品的宣傳很成功。
透過這幾年的電影工作,榮少亨深深地瞭解到,一部電影之所以能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三個:第一,必須符合市場時尚風向的時尚性;第二,擴大觀眾喜好選擇的容括性;第三,觀眾喜愛的明星名導效益以及強大無孔不入的包裝宣傳攻勢!
可惜這一點經驗教訓,也是華語電影的前輩們失敗了無數次總結出來的,更可惜的是,直到現在,華語影壇還是有許多創作者不明白這些淺顯的道理,一味的尋找一些外在的,任何人可見可知的爛大街的所謂商業元素來拼湊自己的作品。
……
榮氏集團會議室裡面。榮少亨正在講敘自己關於香港電影如何走向好萊塢的策略,尤其如何憑藉這部《英雄》反攻好萊塢這個陣地。在場除了王晶,韋家輝,黃百鳴等人外,還包括這部戲的武術指導洪金寶。
“眾所周知,香港電影產業的發展除了靠我們這一大批電影人努力打拼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我們堅持走自己的特色,走出來一條造就大批影星的大道,‘武俠片’‘江湖片’、‘殭屍片’、‘喜劇片’……這些題材都是具有我們香港特色,屬於香港製造,是香港電影獨有的商標。對於這點,我認為,所有的香港電影工作者自始自終都沒有偏離過,因為只有堅持走自己特色的路,香港電影才會有市場,即使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大片的衝擊把香港本土的電影觀眾資源吸引去了,本土電影的上演上座率低,此時香港電影陷於低潮,我們也沒有放棄過。事實證明,走具有香港特色的電影路線是正確的!好萊塢不缺乏好萊塢電影,但是他們缺乏我們香港電影!”
“去年,我們玄霆娛樂的大導演吳宇森憑藉一系列體現暴力美學的電影,為香港電影走向好萊塢鋪平了道路,這幾部戲的出走給香港電影人帶來的深思——什麼才是好電影?!既叫好又賣座的麼?還是依照我們本土特色不斷開創新的電影型別?”
“如今的香港電影其實正面臨著一個新老交替的局面。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可以說明兩點:第一,這部影片是在香港本地拍攝的,是吳宇森多年沉寂之後,厚積薄發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完全的香港本土電影,繼承了張徹那種陽剛武俠風氣,將古代的俠客搬到當代,形成了所謂的英雄片風格,這是香港電影本土化的體現;第二,這是一部預示著演員新老交替的電影,主演狄龍是六七十年代大螢幕上數一數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