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某屠宰廠。一大群屠宰工人正在把新鮮的豬肉運往冰庫裡面。
“喂,比利,看新聞沒有,竟然有家電影公司在報刊上招募演員,上帝呀,這可是第一遭!”一個絡腮鬍子說道。
“是呀,真是很奇怪,也許這家公司喜歡花冤枉錢吧!”那個叫比利的回答道。
“對了,你女兒不是閒賦在家麼,讓她去應聘試試!”絡腮鬍子建議。
比利搖搖頭,“怎麼可能呢,她長那麼醜,走在晚上能嚇死人,還是讓她呆在家裡吧!”
“呵呵,或許她能入選呢,要知道,這家公司可是拍恐怖片出名的,這一次說不定還是拍恐怖片,那樣你女兒連化妝都省了!”絡腮鬍子安慰朋友道。
“我的朋友,你是在諷刺她長得難看?”
“哦不,我在讚美她條件得天獨厚!”
比利想了一下,忽然道:“你說的也是,於其讓她在家啃麵包,不如讓她找點事情幹!畢竟這麼大了,她要養活她自己!”
……
好萊塢電影公司聚集地的某十字路口。
“馬特,再給我一塊三明治!”一個穿著破舊皮夾克的捲毛男青年說道。
“不行啊,親愛的本。我也餓著肚子呢!”那個叫馬特的褐發年青年說道。
“那你有錢沒有?先借我一點!”那個叫“本”的年青年說道。
“有個屁,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身上比你還窮!”馬特沮喪地搖頭道。
“哎!我們太慘了,這是什麼生活呀,上帝,難道想當明星有錯麼?為什麼我們每天守候在好萊塢大街上等著被人相中去拍戲,卻總是沒結果?到底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轉運!求求你,搭救我們吧!”原來這個叫“本”的青年全名叫做“本,阿弗萊克”,身高一米九二,面目俊朗,他身邊那個褐發朋友叫“馬特達蒙”,兩人既是鄰居又是死黨,最重要的是兩人都很喜歡電影。說起來本阿弗萊克還是個童星,7歲那年,就在電影片中扮演過角色,8歲開始演出冒險連續劇《mimi見聞錄》。1984年父母親離婚後,本跟著父親搬到了麻州的劍橋市,並在那裡認識了只隔兩條街的童年摯友馬特達蒙。相同的志向,使倆人走得很近,在小學及中學時代。倆人就經常一起參加學校劇團及街頭的演出,並規劃著未來事業的發展,夢想著將來一起到曼哈頓試演。本艾弗萊克高中畢業時家又搬到了紐約,隨後本進了弗蒙特大學,但久久放不下的明星夢,使他才唸了一個學期就休學,滿懷著夢想來到了洛杉磯。
相比之下,他的好友馬特達蒙犧牲更大,本來是哈佛大學戲劇專業的學子,但是為了當演員,實現自己的好萊塢夢想,他主動選擇了從哈佛輟學,進入好萊塢打拼,義無反顧的走上了演藝之路。
原本以為前途一片光明,可是馬上兩人就知道了什麼叫做“生活的殘酷”。一開始兩人還很自信地一邊嚼著麵包,一邊給家裡面寫一些志氣頗大的家書,第二天拿著創作好的劇本去找投資人,可惜,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三個月過去了,杳無音信。自信在房租,伙食面前漸漸減弱,身上的錢花完了,兩人只好每天天不亮就守候在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門口,接受電影公司的挑選,其狀況有些類似封建社會奴隸市場上的奴隸——本阿弗萊克由於長得高大威猛,小時候又拍過戲,所以被選上的機會多了一些;而馬特達蒙就很糟糕了。大家對這個長著柿餅臉,不苟言笑的矮個子青年不感興趣,於是本阿弗萊克就時常拿出自己微薄的甚至可憐的片酬來接濟於他。
“上帝呀,你何時搭救我們,給個指示吧?!”本阿弗萊克朝天祈禱。
“喂,親愛的本,你不要再自哀自怨了,該死的上帝他顯靈了!”忽然馬特達蒙很喜悅地說道。
“你說什麼?”本阿弗萊克以為自己的好兄弟餓傻了。
“你沒看報紙麼,上面有家電影公司在招募演員——哈哈哈,我們有機會了!”馬特達蒙指著手中報紙,興奮地說道。
本阿弗萊克忙湊了過去,“真的耶,我們真的有機會了——麵包會有的,三明治會有的,火腿腸,啤酒,美女,汽車,洋房統統都會有的!哈哈!”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快走吧,先到先得,你沒見黑鬼比利,還有金毛菲戈已經朝那邊跑去了麼?!”馬特達蒙催促道。
“哎呀。那我們可要快點!”本阿弗萊克仗著自己腿長,拔腿就要跑。
“走!我們坐計程車!”馬特達蒙拉住了他說道。
“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