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少亨雖然年齡不是很大,但是他在這部電視劇中出任監製,說出的話自然夠分量,跟他一派的韋家輝一下就聽出榮少亨不同意他的看法,一時間囁嚅著說不出話來。
榮少亨不再理會韋家輝,將目光轉向其他人,大聲說道:“既然我是這部電視劇的監製,我就先來說說我的看法。老實說,我之所以參加這部電視劇的拍攝,除了王監製的身體不好外,還因為我被它的題材所吸引,如果它不是武俠題材,而只是一部單純的時裝劇,我是一點興趣也不會有的。很多人都以為改編自武俠小說的電視劇沒必要搞那麼大的動靜,因為就算你就拍得再怎麼好,也比不過原著的內容。不錯,小說可以給與人們更多的想象空間,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屬於自己最威嚴的”東邪“和”西毒“,最完美的”郭靖“和”黃蓉“。而電視呢,只能將一種形象用演員的演技來展現出來,至於他是不適合你心目中的角色符合,那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過,既然我們已經準備要翻拍這樣的武俠劇,就應該本著忠於原作的精神,不管是感情戲也好,還是武俠戲也好,我們都要用心地揣摩和打造,目的只有一個,不要給這部經典的武俠小說抹黑。”
說到這裡,榮少亨大手一揮:“我的個人意見,劇本應該完全圍繞武俠這個主題,主要情節都要以原著裡面的線索為主。天林叔他是個很優秀的監製,他之所以把這部大戲進行了三個段落劃分的,包括了《鐵血丹心》,《東邪西毒》還有《華山論劍》三個部分,並且每個段落都要有不同的片頭和主題曲。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跟著原著走,將原著的故事情節理順出來,讓它變得更加清晰和明朗。讓觀眾看電視劇的時候有一種通讀小說的淋漓快感。”沉吟了一下,榮少亨繼續道:“一個合格的電視人,只有充分了解到他的觀眾想要看什麼,喜歡看什麼,心中期待著看什麼,那才能夠真正地拍攝出一部合格的武俠電視劇來。不錯,感情戲是很重要,武打設計也很重要,但是人們真正希望能夠看出的卻是武俠小說的精髓,誰能告訴我精髓是什麼?!說白了,就是武俠小說之中所蘊含的那種俠者之精神!一部戲有了精神,才會有靈魂,有了靈魂才會真正的去吸引別人,這就是武俠劇的魅力!”
聽到榮少亨的觀點如此精闢和超前,眾人都有點震懵了。榮少亨卻一點也不理會他們能否接受得了這樣超前的觀點,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什麼才是真正的武俠劇。
完全是榮少亨個人表演時間,接下來沒有一個人能插上嘴,光聽榮少亨一個人演講了。
他將自己從老師張徹那裡吸收到的武俠知識,再加上自己前世對於多部武俠劇武俠電影的深度研究,從武俠小說的起源開始,榮少亨先談《三俠五義》,從展昭到白玉堂再到白眉大俠徐良,接著再談近代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從民國時期平江不肖生撰寫的《江湖奇俠傳》再到還珠樓主絕世經典的《蜀山奇俠》和《青城十三俠》,當然,他也不會放過擅長寫感情戲的王度廬,他的主要代表作就是《臥虎藏龍》,最後又追擊到新派武俠大師梁羽生和金庸,總算拐了一個陡彎又轉到了金庸大俠的《射鵰英雄傳》上面。
幾乎沒有停歇,榮少亨的講話連綿不絕如江河,聽得眾人目瞪口呆,暈頭轉向。包括他的死黨韋家輝雖然還在埋怨他觀點和自己不一致,卻也敬佩他的博文廣記,不過沒過多久就被榮少亨的長篇大論給轟得找不見北了。
看到韋家輝和杜琪峰發愣的神情,作為榮少亨私人助理的葉昭儀暗自好笑,這種滋味,他已經在榮少亨的身邊嘗試過不少次了,現在算是能適應了。另一個有免疫力的是程小東,不愧是練功功夫的,定力十足,就算榮少亨使出的是少林絕技“獅子吼”。估計他也能夠應付。此時,現場也就他和葉昭儀還能堅持。
好不容易榮少亨的演講告一段落,他最後終結說:“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在這部武俠電視劇裡面,絕對不是要單純地展現出什麼兒女情長和武打特技,而是要展現出原著小說的精髓所在,展現出宋末年代武林人士對於國家存亡和武林爭雄的選擇和取捨。武俠是成人的童話故事,需要的是熱血的幻想和沸騰的翅膀,這是武俠電視劇的論點,也是我的論點。什麼才是真正的武俠?這是我們的電視劇要解答的一個問題,請考慮下我提出的問題,然後再在接下來開拍的戲中把答案寫出來。這就是我要說的,大家有什麼意見嗎?”
好友韋家輝好不容易回神,剛想說什麼,已經被榮少亨打斷了話頭:“你想說什麼?不就是考慮收視率嗎?這部電視劇的主演是黃日華,還有苗僑偉,翁美玲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