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話都掛在你的臉上了!”榮少亨悠悠地吐出一口煙霧。“實話對你說,我只是覺得對不起發哥,本來今晚會屬於他,但是因為我卻讓他什麼也得不到!不過我發誓,以後我會一百倍一千倍地償還他,我不僅要讓他當上金像影帝,我還要讓他當上奧斯卡影帝,世界的影帝!”那一刻榮少亨忽然升騰起一股子的豪情萬丈。
大傻心中:“難道亨哥他真的發癲了?”
榮少亨眼睛突然迷離:“已經快要過年了,我的路還要走多遠……”
大傻又是一怔,過年麼?真的要過年了啊!耳邊隱約聽到了一連串的鞭炮聲。
榮少亨叼著香菸:“大傻,你知道嗎,現在我很想唱歌。”
大傻:“亨哥,你唱歌,我怎麼辦啊?”
榮少亨嘴角一翹:“叫拖車!”
隨即,汽車卡在欄杆中間,在懸崖邊緣上吱吱地晃動著,裡面榮少亨拍打著方向盤,忽然放開喉嚨大唱起來:
“成和敗努力嘗試,人若有志應該不怕遲,
誰人在我未為意,成就靠真本事。
作個真的漢子,承擔起苦痛跟失意,
投入要我願意,全力幹要乾的事。
誰用故意扮誠意,行動算了不必多砌詞,
迷人是這分情意,誰沒有傷心往事。
作個真的漢子,人終歸總要死一次,
無謂要我說道理,豪傑也許管瘋子。
同做個血性男兒,願到世間闖一次……
那是林子祥的《真的漢子》。
歌聲嘹亮,蕩氣迴腸!
熱烈的歌聲讓碎石塊紛紛跌落進深淵…
翌日,香港各大媒體的報紙上刊登了金像獎的選舉結果。最佳影片由邵氏幕後投資的《投奔怒海》奪得,最佳導演是《投奔怒海》的許鞍華,由於榮少亨的退出,最佳編劇則由《投奔怒海》戴安平奪得。另外最佳女主角由邵氏投資,麥當雄監製的《靚妹仔》林碧琪奪得,最佳男主角由於周潤發的退出,出現了雙黃蛋,分別由新藝城《最佳拍檔》中的麥嘉,還有《提防小手》中的洪金寶奪得。最佳動作指導是嘉禾《敗家仔》中的洪金寶……
可以說這一次的金像獎被邵氏,嘉禾還有新藝城三分天下,其中邵氏憑藉幕後投資的兩部電影《投奔怒海》還有《靚妹仔》成為了這一次金像獎的大贏家,而嘉禾無疑輸了一籌,只有一部戲入圍,不過其旗下的洪金寶卻幫他們拿到了兩個重要的獎項。
面對這次金像獎的選舉,許多報紙發表了不同的評論。
首先是《東方日報》:“究竟是重新騰飛,還是迴光返照——評論邵氏最後的輝煌!昨夜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也許將成為邵氏電影最後的輝煌了,十二個獎項中,邵氏得到了七個提名,併成功的獲得了其中五項大獎。但是,許多人都知道,這一次獲獎的影片不是以邵氏的名義出現在金像獎上,卻只是他們參與了幕後的投資而已,這說明了什麼?邵氏在培養新人,還是在培養新的電影公司?這一點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邵氏’兩個字已經漸漸遠離了人們的視線!”
《香江日報》發表評論說:“雖然不知道榮少亨為什麼會帶領旗下藝人推出金像獎的評選,但沒有玄霆娛樂《賭神》參加的金像獎能算是香港電影的真正評比嗎?你不知道,香港人都不知道!”
《明報》:“榮少亨雖然退出了金像獎的選舉,但是其人氣還是很高。也許這得益於他對工作認真的態度。如今的娛樂圈似乎越來越有恢復早年‘公園文化’的跡象,偌大的園子裡頭——打把式賣藝的有之,鬥蛐蛐耍猴的有之,大變活人的有之,惟獨潛心在經營、創新上拔高者寥寥。所以,當榮少亨在昨晚宣佈退出金像獎選舉的時候,甚至有人在為他叫好。”
《香港商報》:“在香港娛樂這個圈子裡,‘賺錢’很容易,‘賺口碑’很難:‘做戲’很容易,‘做人’很難——你要對得起觀眾,對得起屬下,對得起媒體,很多時候甚至要對得起小人。這些,昨晚宣佈退出金像獎評選的榮少亨全都做到了。如果有誰想要在娛樂圈真正混出個名堂,可以把榮少亨當面鏡子照照。不管他帥不帥,不管他是如何白手起家的,重要的是他給香港人豎立起一個做人的榜樣,勤奮,而又有自信,就像他退出評選所說的那樣,總有一天他要憑藉自己的力量囊括金像獎的所有獎項。最後以一位來電觀眾的話作為最後總結:作為一個男人榮少亨就是一個強者,這個社會只承認強者。”
《星島日報》報道的很簡單,只有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