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抹上粗鹽,碼進木桶,做成半成品醃魚;尚未長成的小魚們則被送到事先挖好、蓄了水的小塘之中。
大家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熱鬧而忙碌。
池塘裡的魚迅速減少,十幾輛馬車先後滿載離去,百十多個木桶也都碼得高高的。
得了葉知秋的授意,多壽站在高處大聲喊道:“知秋姐說,剩下的魚都是大家夥兒的了!”
“分魚嘍,分魚嘍!”
大人孩子歡呼如雷,震得腳下的地面微微顫動。
分魚是葉知秋早些天下的決定,一方面是出於補償寬慰之心,因為被修路和蓋菜棚的活兒絆住,村裡的人今年沒有空出閒暇去掏洞。
託她的福,大家手頭比往年寬裕了許多,不缺掏洞得來的那點兒葷腥。可有些風俗習慣,一旦養成了,想要改掉很難。
另一方面是為了平息民憤,修路和蓋菜棚用的都是役工,是沒有酬勞的。徵工雖是以朝廷和官府的名義,可路是通向她這裡的,菜棚也建在她的地盤上,難免有人將對朝廷和官府的怨恨轉移到她頭上來。
日後她還要依靠村裡的壯丁發展她的小農場,想跟他們長長久久,和睦相處下去,不想變成人民公敵。
因此跟龔陽、阿福幾個人商量了一下,便放出訊息,收魚的時候,拿出三分之一來,免費分給大家。每家都有,無論大人孩子,一律按人頭分發。
聽說開始分魚,塘中撈魚的人愈發起勁了。每撈到一條大魚,便衝葉知秋吆喝道:“知秋妹子,這條魚可歸我了啊!”
“行,歸你。”葉知秋不厭其煩,眉眼彎彎笑著,一一作答。
藉著樹木的掩護,站在山坡上遠觀的兩個人,望著她唏噓感嘆。
一個語含輕笑,“此時的葉姑娘當真明媚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