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斥責道,“哼!我怎麼不能出來?怎麼,老身我出來看自己的孫兒還得經過你同意不成?你說你,這麼大的人了還整天沒個正事兒,就知道搞那些烏七八糟的!你要是有我孫兒萬分之一的本事,老孃我就是死也安心了!”
不知道頸項間的唇印出賣了自己,宇文化及很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清楚哪裡露餡了!
可懾於自家母親一直以來的赫赫雌威,宇文化及可不敢有絲毫的不悅,但只將頭狠狠地埋在胸口,做鵪鶉狀道,“母親教訓的是!孩兒一定痛改前非!”
“哼!算了!今天看在我孫兒的份上,暫時不和你計較!看著你就礙眼,自個兒滾蛋吧!已經快半年沒見了,老身我還要和我孫兒好好說會兒話呢!”說著,也不理會目瞪口呆的宇文化及三兄弟,已然自顧自地攙起自家的長孫,向著內院行去。您可以在百度裡搜尋“哈十八”查詢本書最新更新!
第二卷 在長安(ha18。com) 第二十九章 宇文協的挑釁
在國公府宅了整整半月有餘,這日,宇文成龍終於再次走出了國公府,去上學!
說起隋朝的辦學制度,可謂是跌宕起伏。(哈十八ha18。com純文字)
楊堅是個雄才偉略的皇帝,他看到了世家壟斷官場的弊端了,於是開動腦筋、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在不知耗費死了多少腦細胞後,終於整出了一套可以打破現行官場格局的制度,那就是科舉制度!
可惜的是,楊堅的想法雖好,奈何邁得步子太大,扯到蛋了!
開皇九年,隋滅陳後,楊堅便試圖把科舉制度一舉在全國展開,率先在知識分子階層中實現共產主義!
結果,本就對隋朝沒有歸屬感的那些南陳世族們不幹了,紛紛揭竿而起,造反了!
雖然這場動亂沒能持續多久,很快便被撲滅,但遍佈江南各地的烽火也向楊堅童鞋展示出了世族大家的雄厚底蘊。
加上北方世族也紛紛以各種形式表達了堅決反對搞科舉制度的意向。
貌似犯了眾怒,萬般無奈之下,楊堅也不得不妥協退讓。於是,剛剛冒出一點兒小芽來的科舉制度,就這麼被拔了根了!
連帶著原有的教育機構也跟著遭殃,就連和科舉沒多少直接關係的太學、國子監什麼的,也都一度被廢止。
過了幾年,楊堅藉口自己孫子長大了,要抓緊娃娃的教育,於是又把太學給弄了出來。
只不過,此時的太學規模很小,遠比不上漢魏時動輒上萬乃至數萬弟子的龐大規模。
而且,此時的太學,其辦學性質也由官辦學府淪為半私學性質的皇家學府了,其主要任務變成了培養皇家子弟及其黨羽。
黨羽自然是指那些朝臣弟子了。不過,這些人所謂的讀書,其實更多的是“陪太子讀書”,上學主要就任務是在這裡結實皇室子弟及權貴,為今後步入官場結黨營私做好前期準備,真正來做學問的,可謂是鳳毛麟角。
按照規矩,四品以上官員的子弟,到了入學的年齡,就都有資格去太學進修的。
於是,宇文成龍這個官三代,做為國公府的嫡傳,便理所當然的有資格去太學上學了!
與宇文成龍一同上學的,還有二叔偽娘宇文化及、三叔大眾臉宇文智及,以及那個彪悍的二弟宇文成都、三弟宇文成祥。
對於上學與否,宇文成龍並不是特別在意,反正,在這種學校,也學不到啥東西,基本就是一群官二代、官三代聚在一起拉幫結派打架鬥毆而已!沒什麼好搞頭!
不過,做為大隋官三代,將來不論是否走仕途都不可避免地要與這些官宦子弟打交道,而且遲不如早,索性便也先去探探路,見識一下大隋紈絝們的風采也是好的。
更何況,此番進京,宇文成龍還肩負著自家祖父交代的秘密任務。
既然是入太學上學,那貼身丫鬟啥的自然是不能帶進學堂了,可沒個人照看著自家長孫,宇文老夫人又實在放心不下,於是宇文老夫人罕有地將自家二孫宇文成都、三孫宇文成祥,以及二子宇文士及、三子宇文智及挨個叫進房間,進行了一番嚴肅的口水教育,又讓長孫的貼身丫鬟綰綰給宇文的這幾個大小少爺上了一堂下人必修課!
()免費電子書下載
於是,便有了第二天早上,宇文成龍在兩位叔叔和兩個弟弟的簇擁下,雄赳赳、氣昂昂殺進了太學府內!
雖然都是太學,可與宇文士及和宇文智及所在的明顯都是大班兒,大抵都是十五六歲年紀的官二代、官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