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副書記是蕭幹,也就是抓組織工作的副書記。有這一職位的存在,組織部長彙報工作時,就一般不能越級直接捅到縣委書記那裡。好在蕭書記是個厚道人,從來不計較組織部長是否一竿子捅到頂,直接對縣委書記彙報。因為縣裡的人事變動大權,的確是書記一人掌握的,自己作為高階幕僚,只在必要時當好參謀就行了,犯不著與下級為爭名奪利而爭風吃醋。但在對待郗應松的態度上,覺得自己是排在前邊的,說話時不自覺地流露出居高臨下的意味。郗應松的城府深,當然從來不與蕭幹計較。
縣裡總是有一些好事的人,經常編排出各種流言和順口溜兒,找主要領導人的毛病。其中流傳甚廣的一條是,“縣委的工作怎麼樣?稀(郗)松平常,全縣的經濟為何上不去?小(蕭)幹大難”。這些人為了諷刺和挖苦吳書記和曹縣長,竟然別出心裁,把兩個副書記的姓名嵌了進去。
不管社會上怎麼議論,蕭書記確實是埋頭工作的好領導。大家都認為蕭幹厚道,有些心裡話喜歡到蕭幹那裡嘮叨嘮叨,蕭幹對所有找他的幹部,都能夠容納進去,既不會傷君,也不會害民。
但是,厚道人也有自己的小心眼兒。抓組織工作,對各個領導的排名先後最為敏感。當然,也不只是抓組織工作特別敏感,所有在職幹部,沒有人不敏感的。這種與生俱來的官場敏感性,潛移默化地促進了抓組織工作領導的更加敏感。蕭幹由於在這一方面特別敏感,就曾經做過更改姓氏的事情。
上次換屆改選時,蕭幹主持召開黨代會的事務,是大會秘書長的角色,處理選票時,按姓氏筆畫為序,“蕭”字比“郗”字筆畫多,自己和郗應松就得調換位置,排在了後邊。況且選定的那個差額候選人姓王,就把自己的名字甩到了最後邊。當選自然沒有問題,但自己畢竟是初來乍到,說不定哪一個瞎眼的代表,自上而下胡亂畫圈兒,就會影響自己的得票率,連郗應松都不如,影響自己的形象和心情。
看到蕭幹拿著選票的清樣長久不語,組織部長吳洪勳馬上意識到是怎麼一回事兒了,他建議說,蕭書記,你們姓蕭的,現在誰還寫這種繁體呀,應該寫成“肖”,生肖的“肖”才對哩。蕭幹頷首不語了一陣子,然後慢條斯理地說,就按你說的辦吧。選票的正式文字印出來後,蕭乾的名次躍到了前幾位。打那以後,蕭幹在檔案上簽字,一律不再用剛到豐陽縣簽寫的花裡胡哨的“蕭”字,改成了比較簡單的“肖”字。吳洪勳很謙虛謹慎,“肖”字與“吳”字,都是七畫,為了讓蕭幹滿意,專門把自己的名字勾到了蕭幹後邊。組織科科長提出疑義說,吳部長,按筆畫,橫豎撇點捺,你的名字應該排在蕭書記前邊。吳洪勳不客氣地說,你懂什麼?蕭書記的名字只有兩個字,總筆畫比我少多了,應該排在我的前邊。把組織科科長弄了個倒嚥氣。
蕭幹過五關斬六將,熬到今天這個常務位置實屬不易。但他並非沒有追求,他也為吳書記走後,按照論資排輩的原則,自己有可能在曹明祥接任書記後接任縣長而苦心經營。
。 想看書來
隱形官階 第五章(5)
這一年過罷春節,吳書記單獨向各位常委通報了考核情況,蕭幹得知自己的得票率很高,更加堅定了接縣長的信心和決心。吳書記對他勉勵有加,蕭幹感到那光明的前程觸手可及了。
畢竟是曹明祥組閣,市委方書記在定下曹明祥接任縣委書記的決策後,曾經徵求過曹明祥對班子的搭配意見,問一問讓蕭幹當縣長是否合適。當時曹明祥根本沒有意識到,在他向縣委書記挺進時,郗應松幫了倒忙,所以心中早有定見,認為這個蕭干與吳國棟走得太近,難以配合自己,而自己能夠當上書記,郗應松倒是很有遠見卓識,並且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是,就對方書記建議說,我看還是郗應松比較合適,這個人當過常務副縣長,有抓經濟工作的經驗。老蕭這個人嘛,雖然本質很好,人緣不錯,可是缺乏開拓精神,還是動到其他位置比較合適。
曹明祥的這條建議比吳國棟的建議起作用。組織上也沒有虧待蕭幹,把他提升為正處級,調到市裡環保局當常務副局長,終究沒有脫離常務的職位,免得排在最後,連一頓酒席都安排不了活受罪。郗應松接任豐陽縣的縣長,這正是讓“社會組織部長”們大跌眼鏡之處。大家紛紛議論說,真是想不到,一向低調做人做事的郗應松一點也不稀鬆,不爭是爭,爭是不爭,輕而易舉地奪下了縣長的寶座。
人們同時猜測到,那一次餘樂萌要當方書記“爹”的電話,有可能正是方書記和曹書記要敲定這件事兒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