遜怎麼指揮這場戰爭。根據史書的記載,公元222年正月,劉備的先頭部隊到達了夷陵,二月,劉備到達了猇亭。這個時候陸遜的軍隊也到達了猇亭,兩軍對峙。這個時候,陸遜的部下紛紛提出來馬上迎擊劉備。因為兩邊的軍隊都開過來了,開到猇亭這個地方了,就應該打他一仗。陸遜說不行,我們不要動。為什麼呢?陸遜說了這樣一段話,他說劉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 什麼意思呢?說劉備順江東下,來勢洶洶,士氣是最旺盛的時候,何況他憑藉著長江天險和周圍的崇山峻嶺這樣一個地勢,我們去攻打他不是一下子能夠攻下來的。就算我們能夠打勝一仗,也不能夠大獲全勝;相反如果我們出師不利,就壞了整個大局。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怎麼樣呢?應該按兵不動。
陸遜說,你看劉備現在的軍隊在什麼地方呢?在崇山峻嶺,山地啊。這樣的一個地形,如果我們拖他一段時候,他一定會疲勞,那個時候我們再想辦法。但是,吳軍的將領都不服氣,哎呀,說這就是個書生,膽小,因為大家心目中,陸遜就是個書生嘛,是沒有打過仗的,膽小。各懷憤恨,但是沒辦法,只好接受命令了。這個時候陸遜就下命令撤退,大步撤退,把幾百裡的崇山峻嶺都讓給了劉備。
劉備也就往前推進了。推進了以後,紮下營寨,一看陸遜不出來打仗,就命令下面一個將領在平地上再建立軍營。這時候吳軍將領就說,劉備在山裡的時候,大帥說打不得;現在劉備到平地上,總可以打他一下吧?陸遜說不能打,其中必定有詐。果然,由於吳軍不出來應戰,劉備沉不住氣了,八千伏兵從山谷裡面殺出來。這下子吳軍將領才開始服了這個陸遜,說大帥果然料事如神啊。
那麼這樣相持到當年的閏六月,陸遜決定攻擊劉備。這個時候吳軍將領又不理解了,說打劉備就應該在他剛來的時候,他剛來的時候不是匆匆忙忙,還沒有站穩腳跟嗎?現在我們已經這麼長時候了,劉備已經佔了那麼多的地方,都紮下腳跟了,這個時候恐怕是打不得的。陸遜說不對,陸遜說我開始的時候為什麼不打呢?因為備是猾虜,就是劉備這個傢伙狡猾狡猾的,而且他見多識廣,一生征戰,經驗非常豐富,他來的時候一個是氣勢盛,第二個他想法多,這個時候我們去打他,打不下來。而現在好幾個月過去了,劉備自己,我看他也想不出什麼主意了,他手下的那些將士都已經疲勞不堪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熱了,供給也越來越不足了,士氣就越來越消沉了,這個時候是進攻的最好時候。
我們讀過《曹劌論戰》的都知道,“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劉備一次一次地進攻,陸遜都不理睬他,他這個士氣就消沉了。所以陸遜說,這個時候是反攻的最好時機。但是即便如此,陸遜還是得沉得住氣,他說我們先試一下,就派兵去攻了劉備的一個營寨,結果打敗了。手下的將領又譁然,你看你看你看,我們說不能打吧,你白送死啊。陸遜說,沒有白送死,我已經知道怎麼對付他了。
*劉備親率大軍東征孫吳,可以說是來勢洶洶,勢在必得。戰爭就像貓捉老鼠的遊戲,本來劉備是貓,準備把東吳當作美味的老鼠。可是到了吳地之後,陸遜這隻老鼠卻只是按兵不動,讓劉備軍有力使不出來,時間長了,劉備軍就有些急躁了。少年老成的陸遜,儘量地避免和劉備軍決戰,實行龜縮防守的策略,也沒有上劉備誘敵深入的圈套。這時,急躁的劉備反而像一隻四處亂躥的老鼠;陸遜則成了一隻穩坐中軍賬中,在尋找敵軍破綻的貓。就這樣,兩軍兵馬足足對峙了四個月,劉備也趁此得以在吳地紮下了根,並從容地排兵佈陣。那麼陸遜究竟發現了劉備軍的什麼破綻呢?
破綻在哪裡呢?這就是七百里連營。因為當時劉備的戰線拉得很長,七百里,幾十座軍營一路連過去。當時他這個佈陣方式傳到曹丕那兒的時候,曹丕就說,這劉備不會打仗啊,哪有這樣佈陣的,哪有七百里連營可以拒敵的?他說我看孫權的捷報馬上就要到了。陸遜也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而且陸遜還看出來了劉備的一個失誤是什麼呢?就是他把水軍全部也搬到了岸上。陸遜當時給孫權寫信說,我最怕的就是劉備的水陸並進,我最怕這個;現在一看他水軍放棄,全部是變成陸軍,而且七百里連營。陸遜說好了,有辦法了,你們所有的戰士每個人手上拿一把茅草,去打,先攻一個營,攻進去以後就放火。
陸遜手下的將士就按這個辦法去進攻,一進攻就得手了,燒了他一座營寨。陸遜馬上下命令,大家一起來,軍令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