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薨就是去世了,也就是憂鬱而死,憂鬱而死,鬱悶而死,這是正史上的說法。那麼《三國志·荀彧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的說法,說是曹操送了一個食盒,就是裝食品的盒子給荀彧,荀彧開啟一看,空的,服毒自殺。而且這個事情當時就搞不清楚,不要說我們現在,我們現在也是搞不清楚。第三種說法,當時就有人從壽春逃出去,去報告孫權,說荀彧死了,孫權問文荀彧怎麼死的,說是曹操要荀彧謀殺伏皇后,荀彧不幹,自殺了,當時就出了第三種說法。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荀彧到底是怎麼死的。
*關於荀彧之死,歷史上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憂鬱而死,一種是服毒自殺,第三種是有一個從壽春逃出去的人告訴孫權,說曹操要荀彧殺害伏皇后,荀彧不肯而自殺。在這三種說法中,最受爭議和最受質疑的就是第三種說法,以荀彧的性格和為人,他怎麼會捲入到殺害皇后的事情中呢?對此,易中天先生又是怎麼看的呢?
首先一條,這個壽春逃出去的這個人說曹操要荀彧謀殺伏皇后,荀彧不肯,自殺,這肯定是謠言。為了說清楚它是謠言,我們把這個故事稍微講一下,這個故事大概是怎麼回事呢?說是建安五年,發生了董承衣帶詔事件,這個大家可能還記得,就是車騎將軍董承受漢獻帝的衣帶血詔要謀殺曹操,這個被曹操發現,把他們董承殺了。那麼這個事情以後就說伏皇后就寫了一封信給他的父親叫伏完,說皇帝非常的氣憤,曹操怎麼可以這樣,說了曹操很多壞話,那麼這封信伏完拿到手上以後就給荀彧看了,荀彧看了以後很反感,沒有吭氣兒。後來這封信被伏完的小舅子拿到,密封了以後交給曹操,這小舅子也靠不住啊看來是,交給曹操。荀彧得到了訊息,就從許都趕到鄴城去見曹操,然後跟曹操說,提出個建議,什麼建議呢?讓曹操把女兒嫁給皇帝做皇后。曹操說這個事情不可能吧,皇帝有皇后啊,再說我們曹家這個女兒怎麼配得上呢。荀彧說現在這個皇后不靈的,這個皇后又沒有生過兒子,性格又不好,她曾經寫封信給他父親辱罵丞相,話說得非常難聽,我們可以趁機把她廢了。曹操說:是這樣的嗎?是啊,她是寫了封信啊。你知道這封信嗎?知道啊。那你怎麼不早說呀?荀彧說,說過了,我老早說過的。曹操說老早說過嗎?這麼大的事我能記不住嗎?荀彧說,哦,對對對對,想起來了,想起來了,那個時候明公不是在官渡和袁紹打仗嗎,荀彧害怕擾亂軍心就沒有報告嘛。那曹操說官渡之戰以後呢,你怎麼不報告?衣帶詔案件是建安五年,荀彧去世是建安十七年,十二年的時間,你怎麼講得通呢?所以這個事情一看就是假的,這個故事,裴松之做注的時候就說:“雖在庸人,尤不至此”,就是最蠢的人也不會做出這麼蠢的事情,荀彧怎麼可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伏皇后這個案子是怎麼回事呢?伏皇后是在建安十九年,也就是荀彧去世以後兩年被曹操殺掉的。說是她給她的父親伏完寫的這封信東窗事發了,然後曹操派御史大夫郗慮和新任的尚書令華歆兩個人到宮殿裡去捉拿伏皇后,伏皇后把這個宮門關起來,然後自己躲到牆壁大概有夾牆,躲在夾牆裡面,華歆帶著人馬一傢伙衝進去把門砸了,把牆壁也砸了,一把把伏皇后從夾牆裡面拖出來。皇后披頭散髮光著腳丫子從皇帝跟前走過,留著眼淚跟皇帝說,陛下就不能救救我嗎?皇帝說我還不知道哪天死呢,然後皇帝對郗慮說,郗公,天下竟有這樣的事情嗎?然後郗慮坐在那兒,什麼話都不說。這個事情是《曹瞞傳》記載的,《曹瞞傳》是一部對曹操不友好的傳記,然後被《後漢書》當作史實記錄下來,然後再被《三國演義》大加渲染,以證明曹操如何如何的奸賊,是個漢賊,這樣欺負皇后。那麼這件事情呂思勉先生說:一望而知其是附會之談,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假的,根本就靠不住。而且呂思勉先生特別強調一點,不要以為寫進了《後漢書》就是可靠的,《後漢書》裡面靠不住的事情多了去,你以為《後漢書》是什麼四大之列就怎麼著了。
呂先生說,一個成大事的人是不會計較別人的議論的,要成就大事的人都是把譭譽置之度外的,他要做大事情他哪裡有工夫去理會這些閒言碎語,唧唧喳喳?愛說說去,我行我素,不會因為是皇后說的他就怎麼的。而且這個道理上是完全講不通,是不是,皇后是什麼,皇后是中宮之主,母儀天下,哪裡是隨便就可以說非就廢,說殺就殺的?就算要廢要殺那也是皇帝的權力,不是丞相的權力,丞相有什麼權力廢皇后殺皇后?何況皇后沒有罪啊,皇后是轉述皇帝的話,皇帝說了丞相的壞話,丞相來幫皇帝廢皇后,這個於理也不通嘛。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