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兒子,最後讓自己的長子蕭統當了太子,從此蕭衍多少覺得對不起蕭正德父子,這大概也是蕭衍一直對蕭宏無原則地寬容與忍讓的主要原因。
蕭統繼承了蕭衍的文人基因,在文學上極有成就,才高八斗,五歲的時候就遍讀五經,過目不忘。
可惜天妨英才,蕭統在三十一歲的時候和妃子游玄武湖時,盪舟落水,救起來的時候腿受了重傷,很快就死了,死後諡號昭明太子,於是蕭衍的繼承人又成了大問題。
那個過繼過來的蕭正德,從小人品就很差,橫行不法,以皇養子之尊還持刀搶劫過別人,他一直認定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屬,在蕭衍得子,改立蕭統為太子後,一氣之下叛國逃到了北魏,後來在北魏也不得志,又厚著臉皮跑回了南梁。
蕭衍對這個蕭正德心懷愧疚,赦免了他的叛國投敵之罪,把他還給了蕭宏繼續當兒子,還讓他負責京城內外長江一帶的防守。
結果就是這個蕭正德,在候景起兵時當了帶路黨,派船運了候景的八千部隊過江。建康的淪陷,此人乃是第一罪魁。
而候景攻入建康,餓死蕭衍後。也沒有讓蕭正德當皇帝,而是先立太子蕭綱(當時蕭衍的正式太子。蕭衍的第三子)為簡文帝,後又殺簡文帝,改立昭明太子蕭統的孫子蕭棟為傀儡皇帝,蕭正德再次心生怨念,想要叛離候景,反而被候景先下手為強,直接斬殺。
由於當時蕭綱是正式太子,跟著蕭衍一起困守建康。因此蕭衍的其他兒子們一個個都打起了歪心思,指望著自己的老爹和太子哥哥一塊兒抱團完蛋,然後自己再大權獨攬,一舉登上皇位。
當時最有實力的兩個藩鎮,一是荊州,一是益州,分別是蕭衍的七子湘東王蕭繹和八子武陵郡王蕭紀所鎮守,結果蕭繹和蕭紀坐擁雄兵,卻遲遲不派兵去援救被圍攻的父親。
只有蕭衍的六子蕭綸還真刀真槍地親自和候景打了幾仗,結果兵敗不敵。眼睜睜地只能看著老爹和哥哥一起死於賊手,而他最後跑到了襄陽一帶,準備募兵為父報仇。卻是先被七弟蕭繹攻擊,再被西魏出兵攻殺。
蕭衍死後,蕭紀便迫不及待地稱帝,過了把皇帝癮,緊接著這兩兄弟自己也掐起來了,互相稱對方是逆賊,興兵討伐對方。而當時的西魏趁著南梁內亂,先是派兵襲取益州,蕭紀的龍椅還沒坐熱。就發現自己無法面對西魏和荊州的兩面夾擊,只能丟了成都倉皇出逃。最後被蕭繹俘殺。
而蕭繹在兩大金牌部將王僧辯與陳霸先攻佔建康,驅逐了候景後。也在江陵正式稱帝,史稱梁元帝。
這位蕭繹是南梁的倒數第二位皇帝,他派了自己的兒子蕭方智跟著王僧辯與陳霸先的大軍出發東征,自己卻忙著在荊州一帶屠滅自己的兄弟子侄,不算被他攻擊後逃奔襄陽一帶,最後被西魏所殺的六哥蕭綸,光是直接死在他手下的就有八弟蕭紀,主公蕭統的二兒子蕭譽,以及被候景立為傀儡皇帝的可憐侄孫蕭棟。
由於蕭繹無故攻殺了蕭譽,結果鎮守襄樊一帶的蕭統的第三子,蕭譽的弟弟蕭詧一下子成了這個世界上最恨蕭繹的人,甚至不惜叛降西魏,獻上襄陽之地,引魏軍攻打江陵。
西魏一看又有便宜佔,便派出了大將,位列八柱國之一的於謹,率大軍南下,由於有蕭詧的部隊作先導,這回北朝的兵馬勢如破竹,蕭繹甚至還沒來得及調駐守建康的王僧辯和陳霸先所部兵馬(當時他們也面臨北齊的巨大壓力,即使蕭繹徵調,也無瑕抽身),就城陷身死。
西魏攻破江陵後,蕭詧手下的謀士尹德毅曾勸他趁著西魏軍剛剛大勝,驕縱不備之機,先辦個鴻門宴,先是襲殺於謹等西魏將領,再趁夜偷襲失去了首領的西魏軍營寨,徹底自立,而蕭詧猶豫了半天后,還是選擇了放棄。
結果西魏軍班師時把江陵全城的數十萬百姓全部裹脅而去,押進關中為奴,襄陽樊城等地也被強行地劃入西魏的地界,只給蕭詧留下了半座江陵空城,以及江陵附近的八百里土地。
西魏在江陵的另一半還派了個將軍,專門為此人設定了個江陵防主的官職帶兵助守,名義上是防著南陳,實際上也是監視著蕭詧。
到了這個時候,蕭詧才追悔莫及,但此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悔之晚矣。於是他只得向西魏稱臣,同時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梁,也被稱為蕭梁。
與此同時,在建康的陳霸先火併了王僧辯,又逼著蕭方智禪位於自己,建立了陳朝,南梁滅亡,而蕭詧這個半傀儡皇帝悔恨交加,完全沒有一點當皇帝的喜悅,很快就死了,他的太子蕭巋即位,繼續當北周(此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