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與劉鵬的關係非同尋常。所以孟遙脫口笑罵了一句,然後抬腿便走進了劉鵬嘴裡的這個靜態重力實驗室。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迎面而來的。便是一架氣勢逼人的整機赫然在目,雖然被固定在一座巨大的機臺之上,但由於其本身矯健的設計外形和角度,令人一眼望去酷似一隻正要展翅飛去的大鷹。叫人不禁浮想聯翩而又暗暗叫絕。
也就是這一眼。孟遙卻早已面容失sè地狂奔上去,若不是巨大的玻璃鋼罩阻隔,恐怕他早就恨不得伸手相抱了。
“好哇,周芳雨、劉鵬,你們竟然所有人都瞞著我,這第一架設計中的戰機都進入重力室了,你們才讓我知道,真是居心叵測。”
周芳雨上前拉住暴跳如雷的孟遙。罕見地嫣然一笑道:
“好了,不要生氣嘛。瞞著你也是很辛苦的,還不是想給你一個驚喜。”
劉鵬則在一旁使勁地擠眉弄眼,好像一點也不在乎孟遙的威脅,竟然不停地在嘴裡提示道道:
“營長,這可是你一直都嚷嚷著的第一架真正的整機,怎麼,你還沒看出來嗎,它的外形和氣動佈局,沒有給你跟眼熟的感覺嗎?”
聽到劉鵬提醒,孟遙這才心有所感地沉下心來,認真地舉目端詳半晌,隨即兩眼泛光地點頭道:
“很好很好,沒想到我們的航空專家和工程師們,一出手就是殲五高度,真是天佑中華啊。告訴大家,實驗成功後,我將以最高儀式為他們公開慶功。”
然而孟遙並不知道,他此刻還是看走了眼。
現在展現在他眼前的第一款實物噴氣式戰鬥機整機,其實本質上還是大約相當於這一時期的米格9(Mig9)的總體水平。
而米格9當然就是蘇聯戰後研製的首批噴氣式戰鬥機之一,由米高揚設計局研發,與同時代的另一航空大國美國的第一代噴氣式戰機F80、F86以及巔峰之作F84綽號雷電的戰鬥機,都處於一個級別和量級水平。
唯一不同的是,米格第一代噴氣式戰機卻是因禍得福地從一開始便採用仿製德國BMW003噴氣式發動機(蘇聯編號RD20,每臺靜推力800公斤)的設計、製造思路,因而其氣動佈局早期設計大多都類似與於老式活塞飛機,噴氣發動機放在前機身下部,前三點起落架,機翼為平直中單翼,頭部裝三門機炮,炮管伸在機身外。另外,他們的第一款原型機真正是在1946年3月就秘密出廠,4月24rì首飛成功,成為蘇聯最早的噴氣式戰鬥機。
當然孟遙看走眼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為突擊營由蒙飛集團出品的這款第一代噴氣式原型機,由於突擊營本身的技術背景和變態的設計團隊和眾所周知的因素,這款原型機雖然本質上仍屬米格9(Mig9)一個水平檔上,但卻在其整機氣動佈局上,遠遠超過了了這個時代同一時期的米格9(Mig9)、F80、F86等同型別噴氣式戰機,竟然一出手就是米格19綽號農夫、也就是我們中國人熟知的殲五戰機的外形。
這就是孟遙被迷惑的主要原因,但深知內情的周芳雨、劉鵬之所以沒有在孟遙認錯的情況下出聲糾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手中真正的底牌了。
原來,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雖然已經可以實現超音速飛行,其最大飛行速度也已經最高可達到1。3馬赫數,並且已經普遍採用後掠機翼,裝有帶加力燃燒室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但美蘇兩國的上述兩款同型別戰機,其電子裝置卻依然還是非常簡陋的通訊電臺、高度表和無線電羅盤以及簡單的敵我識別裝置。與蒙飛集團的這款結合了後世中國最成功的殲教7、殲轟七以及殲八系列高空、高速戰鬥機火控系統、電傳系統,甚至還有能力吸收了一些殲20戰機的某些成熟技術,因而他們又可以自豪地說。突擊營的這款戰機,即使與同時代的美蘇戰機同屬一個水平系列,但卻絕對是這個系列中不可仰視的頂尖存在。
而這其中又最值得驕傲的是,剛剛與整機完美融為一體的這套ZT一型敵我識別系統,卻是這款戰機所以系統中唯一是三代後的產品,將來殲五出現,可以直接整機植入即可。
當然了。呵呵,對於突擊營而言,別說孟遙。即使一個最普通的戰鬥機設計工程師,他也不想自己的戰機一旦問世飛上藍天,卻被人嘲笑為剽竊之作。畢竟,作為設計者他們有資格看到的秘密圖紙中。自家生產的這款戰機。與據說是蘇聯人也正在搞得戰鬥機的確外形酷似。雖然突擊營用的也是與蘇聯人同樣使用德國BMW003噴氣式發動機,但外形上誰又能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