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4 / 4)

並沒有感悟,不予採納。

155年,有人上書朝廷說百姓的貧困是因為“貨輕錢薄”,請求改鑄大錢。

皇帝把這個建議給百官和太學生們討論。劉陶上書說:“我以為當今之憂,不在於貨,而在於老百姓的饑荒……我看見多年以來,蝗災吞噬了良苗,紡織不能滿足公私的需求,人間所急是早晚的糧食,所害怕的是國家的勞役不停,還談得上錢貨的厚薄?就算當今沙礫化為黃金,瓦石變為美玉,但若百姓渴了沒喝的,餓了沒吃的,就算再聖明,也不能保證不禍起蕭牆。因為百姓可以百年無貨,卻不可一朝有飢,所以糧食是最急需的東西……我曾誦《詩經》,讀到“鴻雁於野”的篇章,敘及百姓的勞苦,可憐之極,總是長嘆。最近聽到征夫飢勞之聲,比這個鴻雁之歌更悽慘……我真怕最終役夫窮匠,在工地上把工具一扔,登高遠呼,使愁怨之民,響應雲合,八方分崩,國家社稷就不保了。到那時就算有方尺寬的錢,又怎能有救?這就像把犀牛一樣大的鼎,掛在腐爛的木頭尖上。”

在權力的陰霾下抗爭(3)

看到了劉陶的上書,皇帝竟然不鑄錢了。現代人儘可以說:劉陶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才這麼說的,但是這篇奏章所顯示的言論勇氣和他的人文關懷卻透過千年的黑夜閃爍著人道主義的光芒?

185年,在張角等人起事,國家局勢混亂的時候,劉陶再次上書言事,稱:國家的災禍由宦官而起。

言論之船這回可在朝廷觸礁了。閹奴們豈能容言論如此囂張,於是,捏了“通賊”的罪名,把劉陶投入了監獄。在黃門北寺獄中,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