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強壯的青岩石人比得上數百精壯的勞動力,兩三個月的功夫,將山谷都挖深幾丈,終於張英是收集夠了足夠的土屬性靈材。
可喜可賀的是,這些青岩石人也陸陸續續的晉升練氣一層,成為正式的修士。他們吸納土氣的速度很快,但是由於對功法的領悟不深,轉化法力的效率極低。所以兩三個月才能晉升練氣一層。不然在這山脈如此充沛的土氣,和他們如此好的土氣親和力,應該早就晉升練氣一層。
收集夠了足夠的靈材,二十多個青岩石人扛起凝練好的靈材,唱著不著調的歌再次回到飛石身邊。
又花了幾天,眾人回到飛石下,張英就著手開始佈置五行池中的土池。其他的青岩石人也恢復到了平常的狀態,打獵、修行、聽課和練習法術。打獵是因為吃蓮藕吃膩了,總需要換換口味的。
又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張英修復成功五行池土池,在這期間,張英用悟道紋參悟了一次五行池的製造方法,對五行池的修復更有把握。
土池修復完成之後,飛石終於可以開始積蓄土氣,等到土氣積累到一定程度。飛石又重新懸浮起來,再次成為一塊會飛的飛石。
青岩石人也搬遷到了飛石上面,雖然上下飛石有些麻煩,畢竟他們還不會飛,但是他們遲早是要熟悉飛石上的生活的。
青岩石人在地上砍伐很多粗大的樹木,將樹木運到飛石上搭建起建築,飛石觀的雛形又逐漸搭建起來。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土氣積攢的比較慢。在五行池都有的時候,五個池子其實組成了一個大陣,這不僅僅方便能量的流動,還讓池子積蓄五行之氣的速度大增,雖然每個池子都只能積累自己的氣,但是這進口可是五個,相當於五倍的吸收量。
現在只有土池一個池子,進口相當於一條小管子,這吸收量不大,就算飛石也在維持《精石成玉》功法,這效率也提升不到哪裡去,因為管子就這麼大,每次能吸收的氣就這麼多。
“如果有一件土屬性的寶貝輔助吸收,那就太棒了。”張英自言自語的說。
身邊的青岩石人想了一下,說:“如果觀主願意的話,我們原來的部落倒是有一件寶貝。現在部族中要這寶貝也沒有多大用,觀主可以和族中交換過來,用糧食就行。”
“哦?是什麼樣的寶貝?”張英問道。
這青岩石人說:“是一顆珠子,叫土元珠。”
張英一聽,立刻就來精神了,這是缺什麼來什麼啊。不過想來也是,這青岩石人對土氣極其親和,能找到土元珠也不奇怪。
於是在帶路黨的帶路下,張英驅使飛石開始朝著青岩石人的部落飛去。
飛石的速度很快,沒有多久就飛到了青岩石人部落所在的山脈中。飛石停在部落不遠處,以免嚇到青岩石人。
在二十餘個青岩石人的帶路下,張英一行人來到了青岩石人部落。當然,他們的部落不叫這個名字,這些青岩石人也不稱呼自己是青岩石人,只是說自己是‘青人’,可能是以面板的顏色命名的。
這是一個很大的石寨,起碼可以看出曾經很大。但是現在很多地方都破敗了,石屋傾倒,石塊凌亂。石寨中還有一部分青壯族人,也有一部分石人幼崽,更多的是老年石人。整個寨子呈現出沉沉暮氣。
張英的二十多個青岩石人進入寨子,就有其他的族人對著他們呼喝起來。現在張英也聽得懂石人語,大多是在問他們為什麼回來,回來幹嘛的意思。
張英這邊的一個石人站出來大聲說話,不多時,對面的石人就逐漸停止說話,最後出現了一個年老的石人,他對著這邊喊了一句,大意就是讓他們進去。
張英和石人們走了進去,年輕一些的石人手中拿著石矛,用嚴肅的眼光盯著張英等人,也包括張英身邊的族人。年老的石人用冷漠的眼光看著張英這群人。而年幼的石人幼崽則是用好奇的眼神看著張英等人。
三代人,用不同的眼神看待張英這群人。
張英跟著石人來到石寨中一個巨大的大堂內,大堂內有巨大的座椅,但是為首的卻是幾張普通人身材才能坐下的石椅。
這幾張特殊的石椅,應該就是當初統御這石人部落的人類修士吧。
老年石人坐在一張巨大的石椅上,也沒有招呼張英坐下,而是直接問:“你想用糧食交換我們的土元珠?”
張英點點頭說:“是的,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