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峰爬起來,跪到了院子門口,秋月憐憫的看著他踉蹌著出了門,低下了頭,平王轉過身,李青也站了起來,平王上前半步,和她一起邊往裡走,邊笑著說道:
“青青不要和個奴才動氣,且別忙著給他脫籍,楊元峰能幹也忠心,這事,一時考慮不周肯定是有的,要說這些個心思,諒他還不敢,至於說欺到夫人頭上,只怕他連想也不敢想,夫人還是給他個機會吧。”
李青低著頭,一言不發。平王笑著拉著她坐到榻上,低下頭看著她,繼續說道:
“我去前院,還有些事,中午就不過來吃飯了,你下午好好歇息吧,晚上,我帶你去看燈,楊元峰就讓他跪在門口,什麼時候夫人消了氣,什麼時候再叫他起來就是。”
李青微微笑著應了,起身送平王出了院門,回了東廂,秋月侍候著李青靠在榻上,悄悄的說道:
“夫人,院子門口,還跪著呢。”
李青轉過頭,看了看秋月,帶著絲笑容說道:
“讓他跪著就是,跪個半天一夜的,死不了人的。”
秋月嘴唇動了動,沒再說話。起身倒了杯茶遞給李青,李青喝了一口。翻著本書,慢慢看著。
午飯後,李青睡了一覺,醒來時,已經快到申正了,洗漱後慢慢吃了小半碗燕窩粥,依舊靠在榻上慢慢看著本書,申末時分,平王回來,吃了飯,喝了會兒茶。才起身拉了李青,
“走吧,爺帶你去看燈。”
李青笑著站起來,吩咐秋月換衣服,平王拉過她,上下打量著,笑著說道:
“這衣服就很好。”
轉過頭吩咐秋月,
“取件斗篷來。”
秋月忙取了件銀紋繡百蝶織錦緞斗篷來,給李青披在身上,李青跟在平王后面,秋月忙帶著松明緊跟著,出了門。院門口,楊元峰跪在一個厚大的秋香色繡花織錦緞墊子上,李青盯著他膝下的墊子看了片刻,才轉過身跟在平王后面走了出去。
暮色濃厚起來,外面已經掛起了燈籠,二門口,丁三、丁四垂手跟上侍候著,大門裡面,幾十個護衛穿著各色衣服,整齊的站立著,到了大門口,平王回過身,拉了李青的手,往大門外走去,護衛們立即散開,或明或暗的拱衛在四周,一行人慢慢的往浮石城最繁華熱鬧處逛去。
平王拉緊了李青的手,讓她靠近自己,笑著解釋道:
“浮石城的燈會,就數今晚和明晚最熱鬧,明晚要狂歡徹夜,官府一早就要發竹籌,城裡每戶五支,進城的人每人一支,每個燈棚前都設著籌桶,派專人守著。要是覺得哪家的燈最好,就把竹籌投到這家的籌桶裡,到了子時,誰家籌桶裡的竹籌最多,誰就是今年的燈王。”
李青仔細的聽了,笑著問道:
“這燈王有什麼好處沒有?”
平王笑了起來,
“青青,好處倒沒有,不過,這浮石城緊鄰著金川府,又連著奚地,”
平王頓了頓,低下頭看著李青,笑著說道:
“浮石城往南是隴平府,現如今,這裡倒算不上連著奚地了。浮石城政令寬鬆,往來商隊極多,每年的燈王都是一夜之間聲名遠播,做起生意來,可就是事半功倍了,青青大概不知道,金川府的頭人們,年年也要來這裡斗燈,熱鬧得著。”
李青有些驚訝,這些商人的意識真是讓人敬佩,可是……
“頭人們為什麼要來斗燈?也是為了做生意?”
“金川府的大生意,都是頭人們把持著的,這些大小頭人們平日裡你爭我鬥,極需要收斂人心,這燈會,就是最好的機會。”
平王輕輕笑著,壓低了聲音解釋道,李青點點頭,看來,這浮石城是平王用心經營之處,政令寬鬆、燈會、往來不禁、秩序良好、風氣開放等等都吸引著金川府的土人和各地的商隊,十來年的功夫,就造就了浮石城如今這樣的繁華,李青輕輕感嘆著,
“這浮石城,雖說只是鄰著金川府,爺卻讓它成了金川府的中心。”
平王停下腳步,滿眼笑意的看著李青,伸手攬住了李青的腰,笑著說道:
“南金川忙別頭人的燈棚離這兒最近,咱們先去他那裡看看。”
李青看著街上手挽著手的男男女女,便任由平王攬著她的腰往前慢慢的邊走邊看,不大會兒,就到了一處搭得極高的燈棚處,燈棚入口處一溜掛著幾十只一尺多高的走馬燈,照得門口亮如白晝,平王擁著李青,仔細看著走馬燈上栩栩如生的圖畫,連下來,竟是一出摺子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