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1 / 4)

不言而喻,胡喬木是很合適的發展物件。這樣,由嵇蔭根作介紹人,胡喬木於1932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胡喬木在鐮刀鐵錘大旗之下,奮搏了一生。

胡喬木加入中共之後,依然做他擅長的工作——宣傳。他在鹽城創辦了《海霞》半月刊,三十二開,宣傳反帝反封建。他是實際上的主編,只是他不便出面,請喬冠華的長兄喬冠軍擔任主編。那時,喬冠軍是當地小學教員。

胡喬木從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著作的英譯本轉譯了小說《凡卡》,發表在《海霞》上。

《海霞》出了三期,便陷入經濟困頓的窘境。鹽城畢竟是小地方,《海霞》成本高,售價也高,銷路不好。

看來,辦雜誌不行,那就改辦報紙性刊物——《文藝青年》。每期八開四版一大張,價格比《海霞》低得多,銷路也就好一些。《文藝青年》是週刊。為了使刊物有上乘之作,胡喬木特請正在清華大學上學的喬冠華,翻譯了日本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的短篇小說。還翻譯、發表了愛因斯坦、柯勒惠支夫人等反對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的宣言。在胡喬木的苦心經營下,《文藝青年》出了五期。

在故鄉鹽城加入中共(2)

胡喬木還發展了邱劍鳴(胡揚)入黨,發展妹妹胡文新(方銘)入團。他起草了《告鹽城人民書》,油印成傳單,和邱劍鳴以及妹妹胡文新等在深夜塞進家家戶戶的門縫裡。

鹽城的國民黨政府注意起中共的地下活動。胡喬木的入黨介紹人、中共鹽阜縣委書記(那時中共鹽城及阜寧縣委已合併)嵇蔭根被捕,很快就叛變。嵇蔭根供出了兩名中###員之後,便帶人直撲貧兒院,去抓胡喬木。

貧兒院的門房不錯,一看勢頭不對,趕緊去告訴胡喬木。知道情況不妙,胡喬木急忙躲到貧兒院隔壁鄰居家的床底下。貧兒院的院長、胡喬木的三姨父出面,跟嵇蔭根周旋。三姨父聲稱胡喬木絕對不會是共產黨,況且眼下又外出了。嵇蔭根雖明知胡喬木是中###員,無奈搜遍貧兒院找不到胡喬木的身影,只得勒令胡喬木的三姨父寫下“保證書”。

這麼一來,胡喬木難以在鹽城立足,悄然南下,避往上海……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成了浙江大學校長的死對頭

父親胡啟東希望胡喬木還是上大學為好。胡喬木聽從了父親的意見,於1933年秋考入浙江大學外語系。

就在胡喬木進入浙江大學不久,一份名叫《沙泉》的壁報,引起了校長郭任遠的注意。就壁報的內容而言,雖然帶點左翼的色彩,總的來說還是溫和的。校長的目光,凝視著壁報上的一張圖片。這圖片顯然是從什麼現成的報刊上剪下來的,那是一位蘇聯農民扛著一把鋤頭。論圖片內容,似乎也沒有太犯忌的地方。然而,郭任遠卻看出,那圖片顯然是從《中國論壇報》上剪下的!

郭任遠追查《沙泉》是誰編的。一查,編稿、寫稿、抄稿,由胡鼎新一人包攬。

上一回,是清華大學校長翁文灝找胡喬木談話;這一回,則由浙江大學校長郭任遠找他談話。

郭校長直截了當:“你那圖片,是從《中國論壇報》上剪下來的,而該報是共產黨辦的。你從哪裡弄來《中國論壇報》?”

胡喬木故作驚訝:“《中國論壇報》是共產黨辦的呀?我不知道。我在路上揀到一張報紙,見到這圖片不錯,就剪了下來。”

從此,那“沙漠之泉”——《沙泉》被取締了。胡喬木也受到了注意。

那時,他從鹽城倉促出走。在上海,他遇見同鄉陳延慶(王瀚)。陳延慶手中有中共地下刊物《中國論壇報》。

胡喬木到了浙江大學,單槍匹馬辦起了《沙泉》。那圖片,是從陳延慶寄來的《中國論壇報》上剪下來的。

胡喬木不辦壁報,在外文系組織了讀書會。讀書會秘密地組織讀馬克思主義的書。由於都是外文系的學生,能夠直接閱讀外文原著。

後來,學校裡發現共產黨印發的傳單。校長郭任遠又找胡喬木談話。顯而易見,校長已經“盯”上他了,儘管那傳單並非他印發的。

1935年,一樁小事誘發了浙江大學一場風暴:兩個大學生在打網球,兩個教員也想打網球,便趕走學生。學生以為教員太不講理了,爭了起來,以致打了起來。教員告到校長那裡,郭任遠下令開除那兩個學生。這下子激起了學生們的公憤,全校成立了罷課委員會,跟郭任遠對著幹——那委員會又稱“驅郭委員會”。胡喬木是主要成員之一。郭任遠鬥不過學生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