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未完待續)
被控謀逆的李唐皇族中人均被開除出宗籍,改姓為虺,以庶人之禮下葬。虺是指毒蛇或者蜥蜴一類的骯髒的爬蟲。武后很喜歡給人改姓為蛇類動物,比如將廢后王氏改姓為蟒,得罪她的武氏兄弟改姓為蝮。她似乎對蛇和蜥蜴之類蠕動的爬行動物特別厭惡,當與她自身的女性氣質有關吧。武后認為,這樣處理之後,被殺的人到了九泉之下也無法認祖歸宗,向親人訴說冤屈。高宗去世時,武后為穩定人心而將在世的韓魯諸王加封為三公,現在已經消滅乾淨,但早逝的親王們仍然有不少子嗣,在武后的眼中,他們都是潛在的危險分子。於是這位辛勤的園丁,仍然為剪枝修葉而忙碌,酷吏便是她的最佳拍檔。周興、侯思止、來俊臣等一個個飛黃騰達,眾多李氏皇族的人頭便是他們平步青雲的階梯。由垂拱四年到天授元年的短短几年間,昔日金尊玉貴的宗室皇族無不遭受滅頂之災,整肅的寒刃揮過,猩紅的鮮血如榴花般地迸濺,撒落於塵埃之上,即時滲透入地。血汙和到處瀰漫的腐屍味道充斥著堂皇的神都洛陽,大江南北都可以看到衣冠掃地的公卿們被鐵鏈拴著如牛馬般驅趕過市,前往嶺南亞熱帶的蠻荒叢林,或飄搖於海南孤島之上,繼續朝不保夕的囚徒生涯,姓名之上,也蒙羞帶垢。也有在朋友或忠僕的幫助下逃脫羅網,比如上金之子義珣,變易姓名潛身為人僕傭,從事著卑賤汙穢的職業,內心之恐懼淒涼,自不待言。評書《薛剛反唐》裡面說睿宗旦為了逃避武后的迫害淪落為奴,時時刻刻悽惶如驚弓之鳥,不是沒有原型的。素來為武后所惡的故太子賢二子,也在這段時間被祖母鞭殺而亡。
稠濃的鮮血一點一點地凝成厚厚的血痂,驚心動魄的屠殺也終究將化為史書中平淡超然的文字。以《舊唐書》所載皇族子弟215人為參考,非命而亡的約有113人,其中武后掌權時被殺的佔到60%,加上流放、潛逃的,則佔到73%。李唐皇族的女眷與親友也有數百家遭受屠殺,被殺者皆就地草草掩埋,年幼的則沒為官奴,“唐之宗室至是殆盡矣”。'13' 下面略提一下高祖太宗嫡系子孫的死難情況:
高祖諸子:
韓王元嘉滅門
魯王靈夔三孫存
霍王元軌滅門
舒王元名滅門
故虢王鳳之子東莞郡公李融倖存一子
故道王元慶之子廣漢郡公李謐滅門
故密王元曉之子南安王穎倖存一子
故滕王元嬰有子六人,皆滅門
故鄭王元懿倖存二子
太宗諸子:
越王貞滅門
紀王慎皆滅門
故蔣王惲之子汝南郡王李瑋倖存一子
故蜀王愔之子廣都郡王李疇滅門,承嗣的蜀王李��鵜�
故曹王明之子零陵郡王李俊滅門,黎國公李傑倖存一子
在剪除李唐宗室的這場大獄裡,周興無疑是最大的功臣,他快刀斬亂麻的斷案方式深受武后賞識,累遷升為秋官侍郎,在新舊酷吏中獨領風騷。由社會底層爬上高位的周興,以加倍的勤勉和忠心來報答武后的知遇之恩,真可稱為上體天心,下戮人心。載初元年,周興奏請廢除所有李唐宗室的皇親身份,取消李家宗籍,武后當然照準。曾經輝煌燦爛的李姓時代徹底成為過去,宗親凋零殆盡,就連公主駙馬也未有幾人倖免於難,只有高祖之女千金公主因向武后“獻藥” 頗見靈效而得到武后的青睞,但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此刻見勢頭不對,雖然已經七十高齡,仍不惜以姑母之尊,主動要求作武后的女兒,被封為延安大長公主,賜姓為武。據說武后對這位比自己年齡還大的“女兒”很是喜愛,固然是千金公主卑躬屈膝態度討好,她獻上的“靈藥”想必也功不可沒,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薛懷義,武后的第一個公開面首。
(本節未完待續)
'13'雷家驥:《武則天傳》
之所以把薛懷義放到此時才介紹,一則是為了行文方便,二來也是不希望人們把眼光過多得放到武后的私生活上,畢竟這不該是評價一個帝王的主要著眼點。不過,要說這些男寵們在武周政治舞臺上完全無所作為,也並非事實,就算飛鳥掠過天空,也會有瞬間投影于波心。薛懷義登場亮相應是在光宅至垂拱元年期間,那時他叫馮小寶,是個走街串巷賣藥為生的江湖混混,從他高超的床上技巧來看,估計順便還兼做一點皮肉生意。傳說他總是喜歡精赤著上身表演拳腳,炫耀性地讓一身強健的肌肉展露人前,狀態威猛一如武打明星李小龍,他的桃花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