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可憐可悲。無論他們多麼賣力,立下多大的功勞,也只能推遲而無法改變最終身死族滅的命運。對於這些粗鄙暴虐的小人,武皇從一開始就存心利用,不存有絲毫憐惜或不忍之心。他們出賣得越徹底,表現得越殘忍越下賤越無恥,武皇在給予物質性獎勵的同時,心中卻越發鄙薄輕視,日後下手更是冷酷無情。他們註定只能忠實於武皇,即使知道自己會死在這個女人手上,因為除了她他們沒有別的依靠。他們註定只能站在法律和公義的對立面,因為武皇正是無法透過正當程式解決才會藉助於酷吏。既定的命運無可逆轉,殺戮的盡頭便是自我的終結。刀過人頭落,血花飛濺,阿鼻叫喚,沉淪在地獄深處宛如羅剎般的酷吏,一面瘋狂地享受著撕裂獵物的快感,一面無時無刻地感觸到脖頸上越勒越緊的繩索,——這繩索掌握在一個女人手裡,在她面前,他們也不過是微不足道可隨意玩弄的棋子而已。
來俊臣之聰明,在於他能搶先一步看清本質,不停地向武皇申訴忠誠:我既能幹又死忠,你要麼不用酷吏,要麼就用我吧,別另外找人了。在他的曠世名作《羅織經》,他將自己完完全全地置於武皇的掌心裡,宣稱“上無不智,臣無至賢。”自己做人的原則便是“功歸上,罪歸己。” 順從上司不要怕別人說你獻媚,忠心事主就要挺身而出做炮灰,縱然遭人詆譭責罵忌恨也不能迴避。並反覆地告誡人們,做臣子的決不可以存有非分之想,不可貪求不屬於自己的富貴,因為沒有一個上司會喜歡過於強勢的下屬。'10' 這樣的說辭,相信每個上司都能聽得很入耳^_^ 於是,在忠字當頭的前提下,對周興的背叛和出賣被巧妙地改造成了來俊臣為了保持對女皇忠心而“大義滅親”——“雖至親亦忍絕,縱為惡亦不讓。”(為了忠實於皇帝,最親近的人也要忍心斷絕,縱然是幹邪惡的事也不能躲避。)
對正義的堅持本應該是無條件的,卻硬生生分出了個大小,天地君親師一輪排序,於是在忠君的大床錦被下,斬情滅性出賣親友的冷酷和邪惡被遮掩了過去,謂之大義滅親。
大義滅親。多少罪惡假汝之名橫行於世?這四個字聽得人膽戰心驚。
在忠君愛國的偉大旗幟下,個體生命的尊嚴和價值降低到了一個無足輕重的位置,可以被偉人們藐視甚至犧牲。他們樂意聽到這個詞語,誘導小民主動且真誠地放棄自我,甘願為他們的宏圖大業做炮灰。
其實,世間可有比個人幸福更值得追求的偉業?在無邊廣闊的大地上承認生命的尊嚴和自由的可貴,珍惜自我的權益,也尊重別人的權益,這便是大義之所在。如果有人試圖用一種更為崇高宏大的目標要求你放棄自我而服從“大義”,往往不是太理想化到好高騖遠,便是別有用心有意曲解。
從屍山血海中走過來的武皇當然不相信來俊臣是個理想至上單純可愛的可人兒,聰明的來俊臣也料到了這一點,他坦然地承認自己其實是出於畏懼,作為臣子和下屬,生死都操控在君主手裡,哪裡敢為了朋友而背德不忠,又哪裡敢提非分之請呢?(生死於人,安能逆乎?)這句話武皇很能聽得進去,她一向迷信暴力和強權帶來的力量。從之後的事例看來,大致可以相信武皇確實對來俊臣的忠心深信不疑,正因如此,來俊臣成為了眾多酷吏之中活得最長混得最好的一個。成功上演請君入甕大戲又取得武皇信任的來俊臣,就此一帆風順登臨絕頂,成為當之無愧的酷吏之王。
天授二年之後,來俊臣已是最得武皇信任的寵臣之一,凡有大案例必交給來俊臣處理,並專門為他在麗景門內建推事院,號為“新開獄”,由他一個人主宰制獄,入此門內,有死無回,百不全一。武皇疑心病很重,對於謀反案件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即使有明顯漏洞也不加責怪,任他自由發揮,至於受賄索賄奪人妻妾這類雞毛蒜皮的小事,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俊臣現在算是得到了盡展其長的機會了,他的魔鬼天性,也完全暴露了出來。
(本節未完待續)
'10' 《羅織經*事上卷》:人主莫喜強臣,臣下戒懷妄念。臣強則死,念妄則亡。周公尚畏焉,況他人乎?上無不智,臣無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弗顯。雖至親亦忍絕,縱為惡亦不讓。誠如是也,非徒上寵,而又寵無衰矣。
來俊臣原本在各地豢養了一批無賴,用以相互串供誣陷良善,現在又多了一項傳銷的使命,每次告密之後必然加上一句:“請將此案交給來俊臣審問,必定可以水落石出。”'11' 一兩個人這麼說倒也罷了,十幾個、幾十個人眾口一詞威力可就顯現出來了,就算是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