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極少部分物品中,根本沒有一件是“北京人”的化石標本。
於是,中國科學界不禁發出疑問,日本與美國,究竟誰是“北京人”的真正盜賊?如果“北京人”不在日本,又在哪裡?日本退還的這些東西又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透過何種方式與渠道從中國掠去的呢?
就在裴文中焦急地等待李濟在日本尋找“北京人”訊息的同時,遠在美國的魏敦瑞也十分關注中國此次去日本尋找“北京人”的情況。當得知李濟從日本回國後,魏敦瑞馬上催促美國方面,趕緊與中國取得聯絡。
1946年7月12日,裴文中收到了曾受美國國務院委託前往日本尋找“北京人”的美國著名地質學家沃特莫爾(Frank )的一封信:
尊敬的裴文中先生:
您大概已經收到了美國陸軍當局在東京帝國大學找到的周口店的檔案和標本。
在魏敦瑞博士的請求下,我附上一張這些物件的清單。當去年冬天在東京的時候,我曾努力尋找中國猿人遺骨的線索,但是不能這樣做。
如果您對被日本人拿去的任何東西提供東京任何進一步的情況的話,我建議您和美國陸軍中校善克聯絡。
您的親愛的沃特莫爾
1946年7月12日
沃特莫爾曾在1945年從美國動身去日本尋找“北京人”之前,就由軍郵轉給裴文中一封信,他在這封信中對裴文中說,他將奉命去日本東京美軍總部工作,同時又奉美國國務院之命和受洛氏基金會的委託,在日本東京尋找“北京人”遺骨,要求裴文中為他提供一些有關“北京人”的訊息,以便讓他順利找到“北京人”遺骨。
裴文中當即回信,告訴對方,可以到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教研室找長谷部言人和地質教研室找高井冬二教授,他們二人是最後在北京尋找“北京人”標本的負責人,他們可以供給他可靠的訊息。
但令人奇怪的是,裴文中去信後就沒有收到沃特莫爾的回信,後來又去了兩封信,仍石沉大海,直到一年後的今天,才收到了沃特莫爾的這封來信。令裴文中費解的是,沃特莫爾卻在信中含含糊糊地說“但是不能這樣做”。此話到底何意?為何不直接言說在東京的尋找遇到了那些麻煩,而要說“不能這樣做”呢? 難道是沃特莫爾有其他的苦衷和難言之隱?
沃特莫爾當時的身份是美軍總部軍事地質組的代理組長,並受美國國務院之命和洛氏基金會的委託,在日本尋找“北京人”。這樣的身份和條件,完全可以做到暢通無阻。為何開始雄心勃勃,後來又“不能這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