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2 / 4)

小說:納粹德國史 作者:絕對601

當時的氣氛是沉悶緊張的,雖然尚為友好……戈林對英國大使說的話是:如果波蘭人不肯讓步,德國就會把他們像蝨子一樣掐死,如果英國決定宜戰,他將感到非常遺憾,但英國以後會知道這是一種極為輕率的舉動。

據漢德遜自己說,那天晚上他給倫敦擬發了一份電報:“現在如由我再向他們提任何建議,都是徒勞無益的,因為任何建議都會被目前形勢的發展拋在後面,我們唯一能採取的方針就是表示'593' 我們有不可動搖的決心以武力對付武力。”

尼維爾·漢德遜爵士好像已經感到徹底幻滅了。幾年來為了千方百計滿足這位慾壑難填的納粹獨裁者,他費盡了心力,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出使德國還是辱命了。在這個8 月的最末一天快要結束的時候,這個思想淺薄但態度溫文的英國人極其盲目地在柏林搞了一陣個人外交之後,準備勇敢地面對他的希望歸於破滅,計劃歸於流產。雖然第二天,戰爭爆發的那一天,他還要犯一次更為典型的和令人難於置信的過錯,但是他已經開始認識到一條古老的真理:在某些時候,某些場合,正像他終於說出的那樣,武力必須以武力對付。

1939年8 月31日的夜幕籠罩歐洲的時候,150 萬德國軍隊已經開始進入波蘭沿境的最後陣地,只等次日拂曉出擊;這時希特勒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開動宣傳機器,玩弄一套欺騙伎倆,使德國人民對於這一場突如其來的侵略戰爭在精神上有所準備。

當時的德國人民正需要這樣一劑藥。在戈培爾和希姆萊的幫助下,希特勒早已成為精於此道的專家。我當時曾在柏林街頭上徘徊,同許多普通德國老百姓談過話,那天上午我在日記裡寫道:“人人都反對戰爭。人們公開地這樣說。當人民這樣堅決地反對戰爭的時候,一個國家怎麼可能投入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呢?”儘管我對第三帝國有這樣一段親身體驗,卻提出了這樣一個幼稚的問題!希特勒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知道得非常清楚。一星期以前他豈不是在巴伐利亞的山頂上對他的將領們說過,他要“提出發動戰爭的宣傳上的理由”,並且叫他們“不必管它講得通,講不通”?他告訴他們,“勝利者在事後是沒有人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實話的。在發動戰爭和進行戰爭時,是非問題是無關緊要的,緊要的是勝利。”

晚間9 點,我們已經知道,所有的德國電臺都廣播了元首對'594' 波蘭的和平建議,當我從無線電中聽到這些建議的時候,我這個受騙的記者感到這個建議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可是希特勒從來沒有向波蘭人提出過這個建議,甚至對英國人也不曾正式提出過,只不過是在不到24小時以前含糊其詞地而且非正式地向英國大使提了一下而已,這一事實廣播電臺卻完全沒說。這位總理發表了一篇十分冗長的宣告,向德國人民解釋德國政府如何為了保持和平用盡了一切外交手段;的確,從這裡面可以看出,他用盡了自己那一套弄虛作假、混淆視聽的手法,當然少不了戈培爾的協助。這篇宣告說,8 月28日,英國政府表示願意為德、波兩國之間的爭執出面斡旋,第二天德國政府就作出瞭如下的答覆:儘管我們對波蘭政府願意達成諒解的誠意抱著懷疑,但是仍然宣佈,準備為了和平的利益而接受英國的調停或建議……我們認為,如果要避免一場災禍的危險,就必須毫不猶豫地立刻採取行動。我們宣佈,我們準備在8 月30日夜間以前接待一位波蘭政府指派的代表,但該代表不僅要有進行討論的權力,而且要有進行談判和締結協議的權力。

但是,德國政府表示願意取得諒解之後,所接到的第一個答覆不是行將派遣一名受權代表前來談判的宣告,而是波蘭動員的訊息……

不能指望德國政府無盡無休地一再宣告願意舉行談判並且實際上作好這種準備,而結果卻只讓波蘭方面用空洞的逅辭和毫無意義的宣言拖延時日。

波蘭大使目前所採取的外交行動再一次證明:該大使既沒有參加討論的全權,甚至也沒有進行談判的全權。

元首與德國政府就這樣空等了兩天,始終來見波蘭談判代表來到。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政府認為自己的建議這一次又被……拒絕了,雖然我們認為這個建議,按照同時也向英國政府提出的方式,完全是誠懇的、公道的和切實可行的。希特勒和戈培爾從經驗中懂得,好的宣傳如果要有效果,僅僅依靠言詞是不夠的,它需要有實際行動,不論其中有多大成分需要捏造出來。現在德國人民已經相信' 關於這一點,本書作者可以根據親身的觀察作證' 是波蘭人拒絕了元首慷慨的和平建議,剩下來要做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