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多越好,攻守比例越高越好的戰事而言,攻城的流寇人數也的確足夠的多,守城的官軍人數也的確足夠的少。
這種變化多少有些還是有些令人始料不及。事實上,流寇人數上的優勢在圍攻汝州城之前便已經明確的確定了下來。在圍攻汝州之前,流寇曾連陷諸城。每陷一城,官軍要被殺、要潰逃,人數不可避免地要減少,而流寇卻可以招攬甚至強拉成千上萬的壯丁。並不需要多麼美妙的言辭,對於他們而言,不管是女子與財帛的誘惑,還是對死亡的恐懼,這些都可以成為充分的理由,讓數以萬計的精壯漢子由良民變成悍匪。
隨著汝州城外圍諸縣相繼陷落,流寇的人數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讓人駭然。從雞公山下來時,他們只有一萬餘人。到圍汝州城的時候,則迅速膨脹為五萬。相應的,守衛汝州官軍的人數則縮水得同樣令人駭然。不僅僅是因為此消彼長。幾日前,臨汝城外,汝州都尉將軍相當“高明”地,將本可以拿來守衛汝州的一萬精兵徹底斷送在流寇手裡,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麼,很明顯,在援軍趕來之前——從當時的情況看,這恐怕需要耐心等待很長一段時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