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老人接過水杯,嚐了嚐,覺得比家裡的白開水好喝的多,也是口渴了,“咕咚”“咕咚”都喝了下去。
不大一會兒,兩個老人的哮喘就給穩住了。兩個老人高興的沒法,把田晴晴誇了個天花亂墜。見了兒子、兒媳婦以後,更是現身說法,把這裡面的“神氣兒”說的神乎其神。
書中暗表:這空間水也和藥一樣,長期飲用,身體是強壯了,一旦有了毛病,效果就不太明顯了。
就如田金潭一樣,由於平時吃空間食物和喝空間水的機會多,他的哮喘病光用空間水就治不過來。
而從來沒接觸過空間水的人,一杯水就能起作用。這兩個老人從來沒接觸過空間裡的食物,所以能立竿見影。
第三天,這夥人又領著家屬、帶著兩個老太太來了。
原來,第一天來的調查組成員一進動物園就看出來了:今天動物園裡的動物與昨天大不一樣。他們的家屬聽說了,也要見證一下。第三天說什麼也要跟著來。
其實這個情況人們都知道,而且每個人都是看兩遍。有的甚至看三遍、五遍,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收穫——動物都不帶重樣的。
兩個老太太更是願意每天來。因為只要坐在靠背椅上看著動物,心情就特別舒暢,氣喘的也挺勻實。森林公園裡不允許住宿,要是允許的話,她們真想長期在這裡住下。
“我聽說你們調查人家哩?”回到家以後,老太太問當組長的兒子。
兒子:“嗯,是縣裡組織的聯合調查組。”
老太太:“我不管你們什麼組,這麼好的地方你們要是給查封嘍,這一方的老百姓非罵死你不可!我也不認你這個不知道好歹的兒子了!
“人家怎麼啦?修整的公園這麼好。養了這麼多動物,空氣還格外新鮮。兩毛錢讓人隨便看,有病的在裡面還能治病,這不是為人們謀福利哩嘛!你們應該表揚人家才對。”
兒子:“這是上邊的意思。傳說這裡面很妖異。你不也感覺出那裡面有‘神氣兒’來了嗎?也看了動物做遊戲了嗎?雖然是事實,但傳嚷出去好說不好聽,終究與現實不相符!”
“相符你媽了個巴子!”老太太舉起柺棍兒就要打:“那我問你,我哮喘了五、六年了。你怎麼不到醫院裡給我看好了去?”
兒子:“咱不是看了嗎?醫生說你這是老年慢性病。不好治,讓你在家一邊吃藥一邊好好調理著養嗎?”
老太太:“我養了好幾年了,一點兒也不見效。到了人家那裡待了一會兒就好了。你說哪裡好?”
兒子:“當然是森林公園裡好了!”
老太太:“還是得?這麼好的地方。百年不遇,好不容易遇上了,你們卻要去雞蛋裡挑骨頭,還說與現實不相符!
“要是相符了。人們還會像趕集一樣往裡湧嗎?要是相符了,你媽的病就帶到棺材裡去了。
“正因為不相符。才顯出人家的好來。你媽感激人家還感激不過來呢,你還橫挑鼻子豎挑眼!那我問你,人家給你們製造麻煩了?”
兒子:“這個倒沒有。”
老太太:“還是得!人家沒給你們添麻煩,沒製造事端。憑什麼不讓人家幹呀?這是人家的能耐,你們行,也讓我的病立馬好了!也讓動物做遊戲叫大夥兒看看!”
兒子:“理兒是這麼個理兒。就是影響不好。”
老太太:“什麼影響不好?什麼也不做就影響好了?你們這不是閒著沒事殺功臣嘛!我把話說頭裡:你要是給反映上去,我給你沒完!”
組長也是個孝子。聽母親如此說,又見老母親的病去了兩趟就完全好了,心裡也是佩服的不行。可公事在身,情況也都看到了,不如實彙報,又覺得交代不了。想來想去,便在彙報材料上寫到:
面積五百畝,確實有動物,沒見著“神氣兒”;
印象:裡面環境優美,空氣新鮮,遊人不斷,有造福於民之勢。
縣長看了彙報材料,認為調查的不深不細,材料也寫的過於簡單,還透著讚美和表揚。便把組長叫來,親自過問。
組長說:“縣長,森林公園裡確實透著蹊蹺,有很多事說不清楚。向群眾調查,群眾也是一問三不知。”
縣長:“當事人怎麼說?”
組長:“我發現當事人是一個絕頂聰明的女子,你問什麼,她都反問過來,讓你無法回答,也無法再繼續往下問。
“不過,也確實拉動了地方經濟,造福了這一方百姓。縣長,我看這事咱瞞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