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晴晴心裡激動,但也沒置可否,又問道:“我給你的課本還放著哩嘛?”
改改:“放著哩。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一本也不少。”
田晴晴:“那好。從現在開始,你每晚要教他學文化。語文從拼音開始;數學從十以內的加、減法學起。能以教他多高算多高,我看他現在能以領會的了。”
改改:“是,主人。他現在已經能數到一百了。每到九就頓一下,給他提示提示,能往下數。”
田晴晴:“好吧,繼續努力!”
離開改改後,田晴晴又在空間壁的籠罩下,來到村南自己承包的農田裡。
與各家一樣,田晴晴的承包地裡各樣的農作物都種了些。玉米、穀子、大豆、花生、棉花、高粱,應有盡有。雖然不指望吃用這個,也要給人們做樣子不是。
現在是仲秋,農作物都以進入成熟期。穀子垂下了頭,金黃的穀穗沉甸甸的,足有一尺長;玉米挺著小暖水瓶似的棒穗,上半截已經變白,再有幾天就可以收穫;
棉花地裡的棉絮開的白花花的,已經是第三遍花了。田晴晴沒有用異能摘拾,完全是僱人,按斤給錢。一個女整勞力拾一天,能掙兩到三塊錢。引逗的人們都想來,只可惜地少人多,郝蘭欣只好婉言相距,只留本隊上的幾個家庭條件不很好的婦女,到拾的時候就通知她們。
實際上,這時的田野已經只等著收穫,不需要管理了。田晴晴之所以還要來,完全是出於習慣:自從播下種子後,她每隔三、兩天。都要在空間壁的籠罩下,到承包的地裡轉一轉。看看需要不需要澆水、除草什麼的。
每到生長關鍵期,便在農作物上噴上一點兒空間水,很少,就像晴天裡的晨露一樣,葉片上似溼不溼。
雖然空間水有的是,但田晴晴不敢過多使用。她家承包地裡的所有農作物。普遍都比周圍的地塊長勢良好。斷不了有人問田達林:“你家的莊稼都上的什麼肥。澆了幾遍水?怎麼長的這麼出色?”
由於第一年自己種地,大家都缺少經驗,誰家的莊稼長得好了。便齊大呼地過去討教。這也是田晴晴不敢敞開用空間水的原因。
不過,讓田晴晴高興的是:明年的承包地又將增加不少,真要連成片的話,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用了。因為沒有了比較。好賴也就不怎麼顯眼了。
田晴晴之所以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又有人家要求向她轉讓承包地:
第一年擁有了土地的莊稼人。把土地寶貝的跟性命似的。摽著勁兒地往好裡種。
過去在隊裡的時候,是聽著隊上的集合鐘聲下地的。太陽老高了,才懶洋洋的往地裡走。現在天不明就下地,晚上星星出不全不回家。一整天都待在地裡。
美中不足的是:麥裡收提留遇到了阻力。過去的口糧都是從集體往家領,雖然不多,但那是“分給的”。今年比去年多就高興的不行。
現在是從自家的糧堆上往外送。而且還不僅僅是交上面的提留。還包括村裡的這費用那費用。
雖然是一部分,也是一個汗珠子摔八瓣兒換來的。有那勞力少。收的少的戶,就產生了牴觸情緒,說什麼也不願意往外拿。
最後公社只好成立了清欠隊,各個村各個隊進行催交,不服從的就集中到公社辦學習班。
這讓把責任田轉讓給田達林的田達木十分慶幸:逢人就講:“要是自己種,收入肯定高不了。交完提留後夠成本就不賴了,勞動力白搭。
“這一承包出去不要緊,地不用下,提留不用交,晴晴還一畝地一年給我五百斤糧食,粗細糧隨便我挑。承包出去算是對了。”
田達木這一宣傳不要緊,幾戶在外面有買賣的,或者是找到工作的,紛紛找到田達林,要把自己家的責任田也轉讓給他。並且說:“你家的莊稼長得就是出色,我的地到了你的手裡,一定狂收。多收的部分也夠交提留和給我們的。”
田達林拿不定主意,便給田晴晴商量。田晴晴高興地說:“收著,誰轉讓也收著。為了調動大家轉讓給咱的積極性,咱和他們說起來,每畝每年給他們五百斤麥子。咱家如果有活兒的話,先緊著他們做,當天發工資。”
“晴晴,你四叔不是外人,給他多少也沒到外人手裡。承包外人的也這樣給,咱合的著嗎?”郝蘭欣不放心地問。
田晴晴:“媽媽,在咱手裡,光外面的承包地也合的著。空間裡還能增加同樣多的黑土地,那可是寸土寸金!”
郝蘭欣一想:也對,女兒這是為了擴充套件空間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