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一定要快點離開這裡!田晴晴心裡想著,立馬加快速度飛跑起來。
這一次田晴晴是拼了性命,用百米衝刺的速度飛跑的。跑出三、四百米後,群蛇被遠遠地甩在後面,而她也累的氣喘吁吁,一步也跑不動了。
忽見路旁有個山洞,往裡看了看,足有半間屋子大小,而洞口只能容她抱著溫曉旭進去。
田晴晴大喜過望,忙鑽進去,把溫曉旭放到一邊,又用洞邊的石頭把洞口堵了起來。這樣,就是群蛇要進來,也只能一條一條地往裡鑽。進來一條打殺一條,等休息過來以後,再想別的辦法。
田晴晴剛鬆了一口氣,外面就想起了“嘶嘶”的聲音,田晴晴從石頭縫隙裡往外一看,山路上已經黑呼呼一片了。蛇們好像知道他們在洞內,翹著三角形的腦袋往洞口張望。
有一條從洞口的石頭縫中鑽了進來,田晴晴手疾眼快,用石塊狠狠一擊,蛇頭被打扁,“出溜”掉到了外面。
隨後又有兩條伸進頭來,命運自是與頭一條一樣。蛇們可能料到此方法不行,便沒再鑽入,但也不走,就聚集在山洞外面,發著“嘶嘶”的響聲。
田晴晴得到了片刻休息。
但光這樣也不行啊!田晴晴可沒有時間與它們耗:溫曉旭傷勢不輕,急需救治;空間裡的改改和田幼秋他們不見了自己和溫曉旭,還不知道急成什麼樣子;要是天亮以前出不了空間,父母親又得提心吊膽。
自己異能恢復不了,一切都是枉然。
怎麼辦?
忽然瞅見洞內有一小堆枯草和幹樹枝。不知是哪種動物叼來絮窩的。記得前世小說裡曾有過蛇怕光怕火的描寫。如果把這些枯草樹枝點燃了扔出去,或許能把蛇群暫時驅散,自己趁勢抱著溫曉旭離開這裡。
但是,火柴呢?他們倆誰也不吸菸,不會隨身帶著這個。
用石塊擊火!
在火柴、打火機出現之前。人們用火鐮取火。
火鐮有三部分組成:火石(燧石)、火絨(引燃物)、鋼條(普通鋼條就行,講究的打造成鐮刀形狀)。
老常年,北方地區的吸菸者往往將火鐮同煙荷包連在一起,稱之為“火鐮荷包”,並且同菸袋等其他煙具一起隨身攜帶。打火時,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火石。把引燃物火絨掖在拇指下,然後,右手拿火鐮在火石有稜角處用力砍砸,使火星四濺,落在引燃物上。以便起火點菸。
這裡沒有火鐮,但有石頭和引燃物(枯草),用兩塊石頭互相撞擊或摩擦,也能產生火花。行與不行試試看,此時此刻,這是唯一解救自己的辦法。
田晴晴在身邊揀了兩塊暗淡無光的淺灰色石頭,互相一撞擊,迸出一串爍亮的火星。
有門!
田晴晴信心大增。把枯草和幹樹枝挪到洞口,一邊防備著外面的群蛇鑽進洞裡,一邊猛力撞擊和摩擦手裡的兩塊石頭。
工夫不負有心人。撞擊摩擦了一會兒,枯草被燃著了。待幹樹枝也被燃著後,田晴晴挪開上面的一塊石頭,快速地用手把冒著火苗的枯草和樹枝扔到外面。然後把山洞裡所有能夠燃燒的東西都扔了出去。
一團火苗在洞外燃起。
離著近的蛇們沒有防備,被最先扔出來的帶著火苗的樹枝連砸帶燒著了,疼的扭動著身子在地上打滾。嘴裡發出“嘶嘶”的哀叫。群蛇見了,加之又懼怕火光。都調轉頭爬回去了。
田晴晴一見,心中大喜。怕火光小了以後群蛇再回來。趕緊推開石頭鑽出山洞,在山坡上撿拾了一懷抱枯樹枝,放在火堆上,在山路上形成了一道防蛇的火牆。
蛇群被控制住了。
接受這次教訓,田晴晴在山坡上找了一根擀麵杖粗的棗木,去掉椏杈,截成一根兩米來長的棍子。還找了塊帶稜邊的石頭,把棍子的一頭“砍”尖,帶在身上當武器。然後抱出溫曉旭,繼續尋找水源。
離山洞不遠是一個岔路口,一條通向西北,是一條窄狹的山路;一條通向西南,下面是一片開闊地帶,上面長滿了野草。
而在這片開闊地帶的西南邊上,有一條十分茂盛的綠帶,看樣子是葦子草,油綠油綠的,有一人多高。
葦子草一般都長在坑塘或者小河邊上,難道那裡有氺?所以葦子草長得旺盛油綠?
是不是的過去看看去,總比順著山路走有希望。
田晴晴心中暗喜,急忙抱起溫曉旭向那裡走去。
剛走下山坡,忽見一隻梅花鹿慌慌張張地從東邊草叢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