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午飯的時候,兩合面窩頭受到了人們的高度評價。都說比白麵饅頭還好吃。又甜又香又筋道,再佐以刺軟肉酥的清燉魚,真是天底下再沒有比這更好的美食了!
“那,你們就多吃些。面是青青在縣麵粉廠裡掃來的,魚是在大坑裡釣的,都沒花錢。”郝蘭欣興高采烈地說。
田青青怕封大肚不好意思從簸籮裡拿窩頭,特意拾了一箅子,放到封大肚面前。 封大肚沖田青青笑了笑,說:“還是你這個孩子懂我的心。既如此,爺爺(街坊輩兒)衝你,今天就放開肚子吃了。”
一大箅子窩頭,很快被報銷了一多半兒。田青青怕他吃不夠,又趕緊拾了一小箅子,把吃掉的部分補上。
上午田青青又蒸了兩鍋,她的意思是想讓院裡來幫忙的人也在這裡吃。郝蘭欣說這是規矩,不能從咱這裡破了,要不下一戶沒法辦。田青青也只好作罷。只是晚上收工以後,把剩下的半簸籮給院裡的人分了分,讓他們拿回家去,讓家裡人也嚐嚐。
由於田達林平時給人幹活就挺實在,肯賣力氣,再加上飯食好,人們乾的都挺快。原本計劃兩天才蓋起來的兩間西房,一天就搭上了頂子。田達林又按照田青青的要求,在兩間西房的北邊,蓋了一間更加簡易的小房子。因為蓋北房的時候礙事,必須拆了,所以沒有和那兩間西房蓋成一體。
又在東邊廂房的位置上搭了兩間廈子,用來做飯和放柴草,以及手使工具什麼的。
緊鑼密鼓地幹了兩天,就完工了。空宅子上有了家的樣子。不過,把田達林和郝蘭欣累的夠嗆,坐下就不想起來。
田青青只是送飯的時候才來工地,其他時間就帶著田苗苗,在場院裡蒸窩頭。
田青青雖然不願意讓人們來幫忙,嫌礙眼兒。二奶奶和四奶奶,還是來了。田青青就把捏窩頭的活撂給了她們。
燒開水的事安排在了老院裡。田盧氏再不待見這房兒子、媳婦。別人都來幫忙,她一點兒事也不做,也交代不了大眾不是。
燉魚的差事被老五奶奶爭取去了。魚是頭天晚上拾掇出來的。田青青怕燉的味道不夠,又偷偷把老五奶奶水缸裡的水,換成了空間水。這讓老五奶奶的燉魚技術大增。人們對魚的味道讚不絕口,老五奶奶把一張滿是皺紋的老臉笑成了一朵菊花。
院裡的年輕人按規矩一家來了一個,都在工地上幫忙。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
然而事有湊巧,就在這天傍黑,大隊喇叭裡廣播,通知今天晚上縣放映隊來村裡演電影。讓社員們吃過晚飯後去觀看。
這個時期農村裡演電影還是稀罕事。仨月兩月該不著一場。尤其是孩子們。無不歡欣鼓舞,晚飯也顧不得吃便跑去站地方。
“爸爸,媽媽,咱的房子剛蓋好。大隊上就演電影,這是給咱慶賀哩!”田青青想入非非地說。
田達林笑笑:“趕巧了的事。咱一個老百姓,……咳,咳,你這個小腦瓜兒怎麼光往好事上想啊?!”
田青青“嘿嘿”一樂:“這麼想心裡不是更高興了嘛!”
“你領著孩子們去吧,我和苗苗在這裡看家。”郝蘭欣坐在床上,一手攬著田苗苗,一手撫著痠疼的腰,對丈夫田達林說。
“我也怪累的慌。”田達林抽著自己卷的一頭擰。眯縫著眼說:“還是你領著孩子們去吧。大晚上的,你一個婦女在這裡不害怕?”
郝蘭欣:“把門一閂,怕什麼呀?”
田達林:“你不怕我還怕哩,出點兒事,後悔來不及。”
郝蘭欣:“晚上苗苗不跟著你。我去還得抱著她。睡著了的話,是送回來還是抱著看?走這麼一大截子村外路,別再把孩子嚇著了。”
農村裡講究:小孩子不過三週歲,不走夜路,不在外面睡覺,否則的話,會被遊魂野鬼攝了魂魄去,俗稱“嚇著”。
“那咱倆誰也別去了。讓三個孩子自己去吧。”田達林說著,又對田幼秋說:“秋兒,好實著領著弟弟妹妹。”
郝蘭欣卻不同意:“場子裡亂的不行,青青一個小閨女家,沒個大人帶著,我不放心。”
田青青忙說:“沒事,媽媽,我會自己照顧自己。”
其實田青青並不怎麼感興趣。影片是《紅色娘子軍》,前世裡不止看過一次,故事情節還能回憶個大概。考慮到這具小身份,要是對輕易不演的電影不感興趣的話,一定會讓人產生懷疑。也只好隨波濁流,跟著去看熱鬧了。
郝蘭欣:“場子里人挨人的,你們個兒又小,擠散了就找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