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有眼兒地說。
快死的病雞還能賣一塊錢,人們覺得合算,紛紛把奄奄一息不能吞嚥的病雞送了來,賣上一塊錢。
有的人家圖省事,拎著一隻並不太重的病雞來,換回一葫蘆“藥”去,兩不找。
當人們證實了葫蘆裡的“藥水”確實能醫治好病雞後,又告知自己的親朋好友。嫁過來的媳婦回孃家宣傳;嫁出去的閨女們在婆家唸叨。四周八村的人們都知道了這件事,紛紛來買田青青的“藥水”。
一時間,來田青青家買“藥”的人絡繹不絕。
這一來可忙壞了田青青。她既要裝樣子去城裡賣病雞、取藥;又要應付來買魚的人;庭院裡的菜每天澆一次水也是她的例行公事;田達木腳腕子疼了,也派人來喊;田苗苗更是不離身……
田青青沒有分身術,忙的團團轉,也還是顧此失彼,庭院裡常常堆著來買“藥”的人們。
“青青,要不我告兩天假,在家裡幫幫你呀。”郝蘭欣見大女兒實在忙不過來,便以商量的口氣對田青青說。
經過幾次事件以後,郝蘭欣徹底改變了對自己大女兒的看法:這孩子有心路,有主見,什麼事上都比自己看的遠。遇事先給孩子商量商量,別再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
其實,郝蘭欣骨子裡性格懦弱,是個沒主意的人。潛移默化中,把田青青當成了自己的主心骨。
田青青想了想,說:“媽媽,你要一參與,隊上的人們還不知道說什麼哩。別再割咱的資~本~主~義尾巴。我看這事你們大人誰也別參合了。真要有人找上門來,我一個小孩子,能把我怎麼著啊?!
“再說了,我看你在隊上幹活也挺順心的,一大夥子人在一起,說說笑笑的,心裡不悶得慌。你就甭請假了,我自己想辦法吧!”
郝蘭欣想想女兒說的也對,便沒再堅持自己的意見。
於是,田青青喊過田幼秋和溫曉旭,對他倆說:“我給你們倆每天每人兩塊錢,你們在家裡給我賣藥,哪裡也不許去了,行嗎?”
其實兩個小正太也沒少幫忙。就是心性不長,說不定哪一會兒就跑出去了。
也難怪,八、九歲的男孩子正是貪玩兒的時候,要把他們綁在一件事上,還真有點兒困難。田青青這才想起“高工資”誘惑來。雖然這是僱童工政策不允許。但童工僱童工,就成了遊戲了不是。
“青青,一天給兩塊錢,行嗎?”溫曉旭疑惑地瞪著眼睛問道。
田青青:“怎麼,你嫌少?!”
溫曉旭:“不是嫌少,而是嫌多。我怕你合不著!我爸爸在廠子裡幹活,一個月才發三十塊錢。”
兩塊錢的日工資,在當時來說確實夠高的。且不說溫曉旭的爸爸一天才合一塊錢,當廣播員的大姨表姐頤鳳嬌,一個月才拿十五塊錢的工資。社員們在地裡勞動一天,也就一、兩毛錢,還得秋後才能拿到。
不過田青青有自己的想法:反正這錢來的容易,調動起積極性來為原則。就田幼秋來說,錢在他手上與在自己手上有什麼區別?多了還不都得交母親管理?!
至於溫曉旭,田青青總覺得他不是外人,給他多少也不心疼。
想到這裡不由臉紅起來,在心裡狠狠“呸”了自己一口:往哪裡想呢?!要知道你還是個小布丁!八字沒一撇兒的事,就向起來了!
“沒事,我心裡有數。你們只要不亂跑就行。”田青青眼睛看著別處說。心中暗想:虧著人的腦子不是透明的,想法別人看不出來,要是看出來了,糗大發了!
田幼秋問:“跟你一樣,一塊錢一個葫蘆?”
田青青:“嗯哪。”
溫曉旭:“得拿個筆記著點吧?像代銷點裡一樣,賣一個記一個數?”
代銷點裡為了盤貨方便,賣出的東西都登記。溫曉旭心細,看在了眼裡。
田青青:“不用!我把取來的貨點給你們,有葫蘆沒錢,有錢沒葫蘆。如果有人拎著病雞來,一隻病雞換一個葫蘆,算一塊錢。如果人家不要葫蘆要錢,就算一個葫蘆。只要錢和物對起來就行了,錯不了。”
“行!”田幼秋首先拍手稱讚起來。
緊跟著,兩個小“僱工”走馬上任。
田青青一下輕鬆了不少。
……………………………………………………………………
(注1 :糰子:當地一種飯食。把和好的玉米麵拍成餅子,然後把調好的餡兒包進去,團圓了,放在箅子上上鍋蒸。個頭大的直徑有十二、三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