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卻不依不饒,見主事人是田青青,便說:“這樣吧,青青,我和你大伯母兩家共同借你一隻半大狗。讓它兩個院兒裡跑。你趕緊讓大狗再生一窩小狗,我們一家一隻,然後就把半大狗還給你。”
王紅梅用“借”而不說“要”,倒把何玉穩給噎住了,氣得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咬著牙沒說話。
這一下把田青青給難住了:二伯母這是要不到狗不死心呀!可大妞已經給了大伯母,斷不能再“借”給她家;把黑妞給她,她實在捨不得。家裡就剩黑狗的話,自己出門帶著,家裡就沒有,不帶著母親又不放心。
又一想:二伯母把話說到這份上,擺明了是在與大伯母搶大妞。自己守著兩隻不給,又覺得不近情理。王紅梅處處裡出么蛾子想拔尖兒,她不待見,但經過上一次的教訓,改了不少,最起碼沒再讓父親給她家擔一擔水。看在她今晚來過問的份上,便說:
“二伯母,這樣吧,讓家裡這兩隻大狗,都到你家裡熟悉熟悉。你和金霞姨一樣,再在門上或者牆上給狗留個小洞,讓這兩隻狗兩個家裡串花兒花兒,看著兩個家。這樣,咱兩家都能顧著嘍,也別說哪隻是誰家的了。”
說完又對何玉穩說:“大伯母,你家也這樣。讓大妞和黑狗它們來回跑。”
何玉穩隨即點了點頭。臉色立馬好看了許多。
田青青這樣安排,也有她的用意:時候長了,狗們到空間裡吃魚,難免被人碰見一次兩次的。幾個院裡串花兒花兒,人們也就鬧不清狗們在哪裡了。
王紅梅卻問:“這樣能行?”
田青青:“能行!我家的狗靈著呢。”
王紅梅:“還拴鏈子不?”
田青青:“不用,就讓它們在院子裡跑,賊來了好咬他們呀!”
田青青的話又把人們逗笑了。
最高興的還是郝蘭欣。她沒想到女兒收留的這幾隻流浪狗(黑妞當初也是以流浪狗的名義進家的),不但幫了自己家的大忙,還這樣受街坊鄰居的待見。可見女兒眼光不錯。同時還為當初自己的不同意小小地尷尬了一下。
氣氛好轉了,人們又商量起給黑狗找物件來了。
田青青見這裡沒自己的事了,“呱噠”“呱噠”跑回自己屋裡去了。
晚上睡覺的時候,郝蘭欣非要過來給田青青姊妹倆作伴兒。下午出了如此血腥的事件。楊老太太又不在,田苗苗小不懂事,她怕田青青害怕。
田青青雖然不習慣和大人睡在一起,想想空間裡已經打理好了,只要在郝蘭欣睡熟以後,把狗們放進去吃魚就行,也就高興地答應了。
“媽媽,我覺得楊奶奶給咱家帶來好大的福氣。”
母女倆睡不著,便唸叨起楊老太太的好來。
田青青:“一來就給咱帶來兩千多塊錢。還天天給刷鍋洗碗看孩子,比個保姆都強。今天要不是她回孃家。賊也不會來下院子。楊奶奶真是咱家裡的福星。”
郝蘭欣:“嗯,你才伯母(朱秀蘭)不是說呀,家有一老,勝似一寶。過去跟著你奶奶的時候,要多彆扭有多彆扭。自從楊老太太來了以後。我才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青青,你說,怎麼親婆婆還不如外來的老人呢?”
田青青:“主要是過去窮,奶奶再有點兒受不得吃,時候長了,小矛盾就積累成了大矛盾。再有我二姑在中間挑唆著,矛盾就激化了唄。”
郝蘭欣:“你說的對。過去和你奶奶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吃頭一碗的時候,模樣還好看,再盛第二碗,就得看看她的臉色。好看的時候,就去盛,不好看了。就嚇得趕緊把碗放下。吃乾糧也是這樣。常常餓著半截腸子。”
田青青:“還是得。時候長了,你就有怨氣了。她一看你不高興,就更不高興了。日久天長,就積累成了仇恨。
“楊奶奶就不一樣了。她從那麼個環境中過來,咱家又不缺吃不缺喝。她實足,你敬著,她滿意,你願意。越來越親。時候長了,就親成一家人了不是。”
郝蘭欣:“是這麼回事。不過也在人。這些日子咱沒少給你奶奶東西,你還供給她家麵粉吃,每天給她小兒子批發冰棒,也換不出她的笑臉兒來。”
田青青:“我覺得她比過去好多了。現在不但不罵楊奶奶了,有時候,還過來坐會兒。我喊她,也不像過去那樣,奈答不理的了。就是二姑來了以後,冷幾天臉子。我送兩回麵粉,又變回來了。”
郝蘭欣:“你碰見過你二姑?”
田青青:“碰見過好幾回呢。有一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