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亞等地的不少商家開始大量購進以色列平民常用的防毒面具,並且就這些商家的反應來看近兩天的銷量要比過去兩年的銷量還大,就連一種價格不菲的用來測量放射性物質的測量儀蓋格計數器在網上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這一切足以證明人們對核洩漏事件之恐慌程度,用一些媒體誇張但也不失為形象的說法是,人們甚至到了“談核色變”的程度。

“3·11”強震中,有兩個建有核電站的地區遭到不同程度破壞,一個是福島地區,另外一個是女川地區。其中女川地區的核電站在地震發生後不久就發生了火災,並被很快撲滅。而福島地區的核電站在地震襲擊而來之前有10個反應堆,其中屬於第一核電站的反應堆有6個。據東京電力公司方面透露說,地震和海嘯發生時第一核電站的6個機組中有3個在執行,另外3個處於檢修狀態,而出現問題的機組均為正在執行著的1、2、3號機組。這幾個機組所發生的問題都比較嚴重:12日下午1號機組發生爆炸;13日上午有報告顯示3號機組的冷卻系統失靈,到了14日上午的11時,3號機組也發生了爆炸;與3號機組情況相同,緊接著2號機組的冷卻系統也出現了異常情況,並在15日早上的6時左右同樣發生了爆炸。在這些爆炸相繼發生的過程中,相關方面採取了釋放蒸汽和加註海水等措施,但所有的努力都沒有避免爆炸的發生,致使有關方面在這種強大的災難面前顯得束手無策。日本政府將此次核洩漏事定位為5級(指標依據是放射性物質有限釋放,核反應堆堆芯和輻射屏障出現嚴重損壞的程度)。此次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相繼發生的氫氣爆炸和燃料棒露出水面等情況打破了日本核技術強國的安全神話,世界各國在能源的安全問題上都猶豫不決起來。

1。日本核洩漏引發全球大恐慌(2)

對於核電站來說,在正常執行的情況下,若突然遇到自然災害等意外狀況發生時,便會自動停止執行,並且核電站的冷卻系統在幾秒鐘後就會開始工作,將核電站的高壓和高溫迅速地降低。而這次,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冷卻柴油機在地震發生後沒有像預先設計的那樣開始工作。據專家分析,這可能是地震所引起的裝置故障所致——這些機組在設計時已經考慮了地震因素,防禦地震的能力可以達到8級,而這次地震的震級為級到9級,因此並沒有發揮出機組的功效。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些機組已經陸續達到使用年限,其中的1號機組已經服役長達40年,這差不多已經到了一個核反應堆的使用極限。此外,在電力和其他輔助支援方面有欠缺,這也是導致冷卻系統沒有正常工作的一個原因。

“福島”事件讓我們很容易就聯想到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在那次事件發生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冷卻系統同樣成了加重災難的關鍵環節——冷卻系統一旦失靈,就代表核反應堆的高壓和高溫不能短時間內得到釋放,致使反應堆的保護殼被衝破,繼而釀成嚴重的核洩漏事件。

核洩漏發生後,有報道說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輻射值從每小時882微西弗快速增加到每小時8217微西弗。這個輻射值幾乎超過一個人在自然的狀態下一年所遭受輻射量的8倍還多。這種狀況實在令人擔憂,因機組發生化學爆炸所造成的放射性物質洩漏,並不同於核爆炸,這種核洩漏是反應堆內部產生的氫氣外洩後與外界的氧氣產生的劇烈反應而造成的,危害甚重——因為氫氣的爆炸能夠將核燃料的保護站炸開,從而導致放射性物質發生洩漏。

日本發生的核洩漏所產生的放射性物質主要是銫137和碘131。其中銫137一旦被人體吸入將會傷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而碘131被人吸入可能會引起甲狀腺疾病。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為了保護核電站附近的居民,已經向他們發放了碘片,這也是掀起世界各地搶購碘片風潮的一個原因。核洩漏發生後,日本政府對各地的輻射監測力度加強了,居民的避難範圍從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周邊20公里擴大至30公里,對重點地區還採取了緊急疏散措施。

日本核洩漏事件發生後,各方對日本的質疑聲此起彼伏,人們擔心此次事件是否會是1986年蘇聯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爆炸事件的重演,因此各方對日本的應急措施指責聲不斷。有報道稱,日本政府刻意隱瞞了事件的嚴重程度,他們以較低的事故級數公佈了核洩漏所存在的危險性,但是政府讓居民退到發生核洩漏地點的30公里外避難恰恰成了日方無法控制核洩漏的有力證據。

與日本在核能方面存在合作關係的印度方面表示,這次核洩漏事件將會影響到兩國核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