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不能看個時間啊?”他每天騎車去一個軋鋼廠,工作8小時,把鋼條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一天天這麼幹著,同時頑強地保留著自己的興趣。就像我們在《追隨智慧》裡面提到的,他喜歡無線電半導體,把自己的工資全都花在這些東西上。70年代中期有所大學錄取了他,是“工農兵學員”,那時候離開生產第一線去大學讀書,是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不料他卻不去,因為那個專業他不喜歡,他不肯為了一個大學生的招牌去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後來北京大學錄取了他,他欣喜若狂,忙不迭地打點行裝,不是因為什麼“名牌大學”,而是因為這次是計算機專業,那正是他的所愛。這些事情都已過去多年,至今歷歷在目,所以當他說“成為最好的你自己”時,我立刻就明白了其中含義。
前言(2)
他的這句話給我印象深刻,促使我用新的眼光去審視微軟亞洲研究院裡的那些年輕人。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研究之後,我可以很肯定地說,他們的故事之所以個個精彩,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甚至也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傑出,而是因為他們都是“最好的我自己”。
我曾和微軟公司中的90多人談了話(大都是中國人,也有些是美國人),有300多個小時的錄音以及幾百萬字的材料。這一次我把研究的焦點集中在30個人身上,他們是微軟亞洲研究院170個研究員和工程師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我有時候用“微軟小子”來稱呼他們,是希望在讀者心中留下一個統一的形象,其實他們中間差別巨大。他們出生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被人們當作聰明、成功、快樂和富有的典型例證,而且,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年輕。這一切都是媒體追逐的題目。但是,我關心的不是他們的成功,而是他們的成長;不是他們的今天,而是他們的昨天。
他們對我講述了各自的成長之路,包括形形色色的故事和思想。我在這裡寫下的100多個故事,只是其中一部分。對於我來說,問題的關鍵不是找出他們之間的區別,而是找出他們的共性,找到是什麼東西使他們與眾不同。有些東西他們有,但別人也有。比如他們都很聰明、很努力、有相當出色的學習成績,有高等教育的學歷,還有無限關愛他們的父母。但是,在我們的國家裡,有這樣背景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所以這些東西都不在我的研究範圍內。實際上我們接觸到的事實證明,在他們的成長之路上,真正有啟示意義的東西不是這些。
線索千頭萬緒,當我把它們一條一條理清楚的時候,不禁大為驚訝。與我們通常認為是天經地義的那些教育準則對照起來,它們竟是完全不同的:
1。他們的成長與優越的家庭背景沒有任何正相關的關係,事實正相反,與貧寒之家聯絡密切。在我的30個研究物件中,有28人出生在平常人家,其中22人出生在小城小鎮。另外兩個擁有大戶人家背景的人,也在他們的童年時代經歷過家境不景氣的磨練。
2。我沒有發現一個能與他們的成功之路聯絡起來的家庭教育模式,認為家庭教育一定要嚴格或者一定要寬鬆的觀點,都可以找到成功的案例。但是,這30個人在受教育的年代裡,無一例外地希望有一個寬鬆的環境。其中那些年齡稍大、已經有了子女的人,全都宣告自己將不會以嚴格甚至強迫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子女。
3。無論是“嚴格教育模式”還是“寬鬆教育模式”,家庭都顯示出很強烈的正面影響。30個人的父母中有十多個教師,其比例大大高於社會平均水平。但是總的來說,父母對子女影響力的大小,並不取決於父母的職業和受教育水平,也不取決於教育方法,而是取決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融洽。
4。全都有一個充分發展獨立意志的過程。越是嚴厲的父母,也就越早地讓孩子離開父母的視線,獲得自由的空間。其中三個最典型的採用“嚴格教育模式”的家庭,都有一個“少小離家”的故事緊隨其後。李開復11歲離家,沈向洋11歲離家。張亞勤12歲離家。
5。我沒有發現考試分數“第一名”與日後的成就之間存在必然聯絡。事實上,這30人中的大多數,在學生時期並不是“第一名”。他們更多地處在第三到第十名的位置上。他們中間流行著“不必在意名次”的說法。
6。他們用在背課本和做習題上的時間,大大低於同學中的平均值。其中80%的人在中學和大學時期擁有廣泛的興趣,而不只是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
7。他們不僅關心哪些事情是必須做好的,而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