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孩的心理都是一樣的。我的小孩看見我不在家可能會高興得不得了。”
但他還是認為家庭給了他巨大的影響,他回憶道:
父母的影響不是一句兩句話,也不是他聲音大,有權威,而是潛移默化的,不斷地影響著你。別看我那麼小就離開家,可是後來無論走到什麼地方,有些情節是永遠不會忘記的。當時我家生活在這個社會的最底層,很清苦的。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身份。除了父親,家裡別的人都是農村戶口。你可以想象,讀好書對我們這個家庭有多大意義,那就是跳出農村了。小時候我還沒有這個意識,但是現在,我就特別理解我母親那時候為什麼對我那麼嚴格。
人啊,一定要明白一點,你這一輩子,很大程度上不是為自己而活,這就是做人最辛苦的地方。你想,一個人從小到大,肩負著父母的希望,肩負著老師的希望。無論走到哪裡去上學,無論多麼艱苦的歲月,都有一點這樣的信念在裡面,讓我覺得輸不起,過去是輸不起中國人,現在就是輸不起外國人。這也許不是一個很好的心理狀態,但問題在於,有這樣一種教育制度,有這樣一個教育環境,這種狀況就非常難改。現在的小孩是不可能沒有這種壓力的,我相信他們的壓力更大,因為這已經形成一種社會規範了,根深蒂固,是一種文化了。比如中國人喜歡攀比,父母在單位裡見到同事的時候,就會想,我比不過你,我兒子還比不過你兒子嗎?說不定就有這樣的想法。
如今父母的角色也越來越難扮演了。他們整天都在問自己:怎樣為孩子的明天做準備呢?大街上到處都有教導他們怎樣養育孩子的書,每個星期有十幾種,每年有幾千種,從孩子還沒有出生一直到孩子最後離開他們,從《胎教》到《高三家長》,全都有,可是他們還是感到迷茫,無所適從。這是因為,孩子們的明天既不能預料,也不能理解。
我們都知道,30年以前,家庭的中心是大人,完全不像最近這20年,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在他們的驅使下做這做那,從中享受著無窮的快樂。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在他們的心中漸漸變成負面的形象,成了他們口頭上輕飄飄地說的那個“我老爸”。
現代生活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復雜,人們面臨多樣化的選擇——從職業到伴侶,從手機的鈴聲到住宅的樣式,但是我們卻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造就成完全一樣的人:讀書、考試、分數、小學、中學、大學、一份由教育系統認定的好文憑,和一個用社會標準衡量的好工作。父母、老師、專家、媒體,還有整個社會,齊心協力構造出來的教育體系,整齊劃一,就像張益肇說的,是“一條生產流水線”。
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生產流水線,擁有工業化社會的經典特徵:標準化。你看看過去20年裡父母和老師把心血傾注在孩子身上的情形,也許會想到流水線旁的工人在關照自己的產品。產品每天都在流動,工人盯著它們,目不轉睛,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安裝同樣的部件,完成同樣的程式,然後依據同樣標準來檢測。其間充滿緊張、單調、枯燥以及焦躁不安的煎熬,好不容易熬到下班鈴聲響起,長出一口氣,看看眼前的勞動成果,又看看身後的流水線。送進去的原料形形色色,經過他們親手塑造,出來的產品一模一樣。
父母把太多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那是可以理解的。他們在自己的一生裡有太多的理想沒有實現,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不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呆在一起。現在,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他們希望在孩子身上找回自己的夢想。孩子聰明就是自己聰明,孩子快樂就是自己快樂,孩子考了100分就是自己考了100分,孩子考上大學就是自己圓了“大學夢”,孩子出人頭地,自己也就能夠揚眉吐氣。
要論兩代人之間生活的差別,全世界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人這樣巨大。新一代人無從體會過去的生活,但卻無時無刻不在父母身上看到過去的烙印。那些想要出人頭地的孩子埋怨父母不能給他們指導,那些率性而為隨遇而安的孩子則嘲笑父母對他們的期望。
“天底下當老子的不會有太大的區別,無外乎兩種型別,”一個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這樣說:“一種埋頭苦幹爭名奪利,另一種連爭名奪利的本事都沒有,卻把這種無恥的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
“期望值”
54%的孩子想對父母說的第一句話是,“別老問我考幾分。”
——引自吳苾雯《高三家長》
面對自己的孩子,即使是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