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寧至今記憶猶新:“那時候毛澤東說‘教育要革命’。很多人已經認識到教育有問題,希望有所改變。最後失敗了,是因為‘教育的革命’被劫持到另一條路上去了。”在微軟,凌小寧是屬於“老一代”的,他與劉策的母親同年出生。這一代人的腦子裡面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磨滅的。“其實,現在教育制度中很多讓人深惡痛絕的東西,”凌小寧說,“都是那時候我們反對的。”
劉策出生在大學校園裡,從小生活在學生、老師和老師的孩子中間。在這樣一種氣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幾乎沒有不專心讀書的。沈向洋的那個切膚感受,“人是很難不受環境影響的”,在劉策身上再次得到驗證。
“我不斷地念書,我想生活環境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劉策說,“如果當初不是生活在大學校園裡,現在也可能會走另一條路,不會選擇做學問。”
劉策從小就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特別討厭一些課程,比如語文和政治,這一點和大多數孩子都一樣。他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把很多精力用在喜歡的事情上,這一點在孩子們中間已屬少見,但也不算希奇。劉策身上的最奇特之處,是他同時喜歡兩樣東西:數學和繪畫。他在這兩個領域裡投入了無限的熱情,而它們的技巧卻是風馬牛不相及,思維方式則又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學校對他來說是個“數學的世界”,他在那裡參加各種數學比賽,成績優異。他覺得世界的奧秘有很多是在數字裡。但是在學校之外,在家裡,情況就完全不同,那是一個“繪畫的世界”。他的繪畫訓練在整個童年時代和少年時代始終持續著,有十幾年,其嚴格系統的程度,較之今天美術學院裡的任何一個高才生都不遜色。他有專門課程,有教材,有名家指點,每天投入很多時間,還有一個固定的學畫地點。當然他也利用家裡狹小的空間,把紙鋪在地上作畫。
90年代初期,城市裡的家庭已經時興對孩子進行多種技能的訓練,繪畫也是其中之一。不過,無論是老師、教育專家,還是每一個家庭的父母,都傾向於把美術作為一種“課外的教育”,或者叫做“素質教育”。這個詞語背後的含義是:“有用的但並不是必須的。”
。。
劉策學畫(2)
可是,劉策對於繪畫的執著不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那時候他想的是:“將來我要麼當數學家,要麼當畫家。”
父親不畫畫,但在繪畫方面並非完全外行,他的專業有時候需要製圖,所以也經常使用線條、顏色一類的技巧。他特別喜歡看到兒子畫畫時的專注神情,覺得那才像是自己的兒子。母親也喜歡兒子畫畫,不過她更信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兩相比較,還是覺得兒子對數學的喜愛更符合自己的想法。她的辦法是每天交給兒子5道數學題,要求兒子在開始畫畫之前先把這些習題作完。
“先做完你必須做的事情,再做你想做的事情。”她總是對兒子這樣說。
儘管家裡並不富裕,但爸爸和媽媽還是願意拿出很多錢來供兒子學畫。紙張、毛筆、顏料,還有各種教材,在兒子的眼裡都很貴,要花好多錢。等到長大以後回憶起那些往事,他還明白了,爸爸媽媽支出的不僅是錢,更有時間和精力。兒子年幼的時候,他們把他放在腳踏車的橫樑上,騎上車走好遠的路,把他送到少年宮,又等在外面,直到他完成當日全部的繪畫課程,再把他放在腳踏車上帶回家。等到兒子稍微大些了,就每天到公共汽車站上送他和接他。那時候還沒有實行“雙休日”,週末只有一天,爸爸媽媽有很多家務事要做,但是每個週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著兒子出去寫生,或者去看畫展。
他是從7歲開始學畫的。很多孩子都是在那個年齡裡對畫畫發生興趣,甚至更早些,但是他們很快就覺得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所以不再畫畫。劉策的幸運在於,他的學畫從未間斷。“大多數孩子的興趣都不是從課堂上來的。”他這樣說,“初中那幾年我的這個感覺特別明顯,因為一到初中,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在強調升學率。”似乎只有他是個例外,畫畫佔了很多時間,也佔據了他的精神世界。
有時候你會發現,看父母是不是無條件地支援孩子的興趣,只要知道在學校考試之前他們說什麼就可以了。劉策從來沒有聽爸爸媽媽說“畫畫是好事,但不是最重要”,或者“都什麼時候了,還在畫畫”之類的話。
不過,母親也曾對他說:“要想進入重點大學就必須先進入重點中學;要想進入重點中學就不能偏科。”就像所有的母親一樣,她也希望兒子能在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