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3 / 4)

小說:清朝求生記 作者:匆匆

 康熙又說自己“巡幸陝西、江南、浙江等處,或駐廬舍、或御舟航,未嘗)步妄出,未嘗一事擾民”,而太子則是與其“屬下人等恣行乖戾,無所不至,令朕赧於啟齒”,又指責他“遣使邀截外藩入貢之人,將進御馬匹任意攘取,以至蒙古俱不心服”,說他“種種惡端,不可列舉”。 看看,能令康熙都“赧於啟齒”的地方,能是什麼好地方,怪道南巡之時,太子多數時間都不在行宮,想來都是去那些個亂七八糟的地方了,堂堂一國之君,不能行止有度,也確實是讓人憎厭。 康熙還說到自己“尚冀其悔過自新,故隱忍優容至於今日”,知道太子“賦性奢侈”,就任命他的“乳母之夫凌普為內務府總管,俾伊便於取用”,沒想到這“凌普更為貪婪,致使包衣下人無不怨恨”,自己自太子幼時就“諄諄教訓”,說“凡所用物、皆系庶民脂膏、應從節儉”,可是他卻“不遵朕言,窮奢極欲,逞其兇惡”。 這事老康做的就有些矛盾了,既是教導太子節儉,如何又為了他便於取用,而讓他的乳母之夫做了內務府總管呢,你倒是讓他省還是讓他花啊? 康熙接著就說到十八阿哥患病之事,說“眾皆以朕年高無不為朕憂慮”,而太子“系親兄毫無友愛之意,因朕加責讓伊反忿然發怒,更可異者,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縫向內竊視”,康熙認為這是太子因為“從前索額圖助伊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一事,想要“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說太子此舉令他“未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晝夜戒慎不寧”。 康熙然後又說到太子“生而克母,此等之人古稱不孝”,說他自己“即位以來,諸事節儉,身御敝褥,足用布襪”,而太子“所用一切遠過於朕,伊猶以為不足,恣取國帑、干預政事、必致敗壞我國家、戕賊我萬民而後已”,說如“以此不孝不仁之人為君,其如祖業何”。 一旦決定要廢太子了,這太子就什麼都不是了,康熙以前為了他的生母可以容忍他的一切不是,現在卻要說他“克母”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康熙對太子的失望和憤恨有多深。 康熙說完這些話之後,就痛哭不已,不能自持的仆倒在地上,待大臣們將他扶起之後,他才將最終判決說了出來,“太祖太宗世祖之締造勤勞、與朕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以付此人。俟回京昭告於天地、宗廟、將胤廢斥”,對太子的黨羽,“凡系畏威附合者皆從寬不究外”,但是卻命令將“索額圖之子格爾芬、阿爾吉善,同黨史暨二格、蘇爾特、哈什大、薩爾邦阿俱立行正法”,“杜默臣、阿進泰、蘇赫陳倪雅漢著充發盛京。”,而對太子則是“即行拘執”,並命令由大阿哥一路監視太子回京師。 當了三十多年太子的二阿哥就這樣被廢掉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一百五十二章 又添了個彩兒

八阿哥夭折的訊息也是烏喇那拉氏來告訴雲錦的,還沒有被廢呢。她在說這個的時候也是帶著滿臉的遺憾和傷痛,雲錦知道她也想起了自己夭折的兒子弘暉,他和十八阿哥一樣,也是八歲的時候去世的。 雲錦沒見過弘暉,雖然為四阿哥惋惜,但心中卻是並沒有那麼深刻的感受,可是十八阿哥就不同了,她在宮中與十八阿哥也接觸過不少次了,為了要給他短暫的生命多一些歡樂,雲錦跟小十六、小十七做什麼好玩的事兒都儘量的帶他一起,有什麼好吃的也會給他準備一份,雖然雲錦在心中也是一再提醒自己,不能在小十八身上放太多感情,這樣在他走的時候也不至於太過傷感。 可人的感情哪是能那麼隨便控制的,尤其十八阿哥又是一個非常非常乖巧、非常非常討人喜歡的小孩,每次看到他那可愛的小臉,雲錦的心中都會不自覺的湧起一種酸楚。這次康熙巡幸塞外,雲錦明知十八阿哥死期將至,可因為十公主也在隨行之列,再加上她又說了那個方子,所以心中也就自然的有所期待,希望著十八阿哥能夠因此改變命運存活下來。只可惜歷史的軌跡在小十八這兒卻還是沒有轉向,他依然沒有擺脫早夭的命運, 雲錦心中雖有準備,但當真的聽說小十八已經離開人世的訊息時,心裡還是隱隱做痛,小十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也一直不斷的在她眼前浮現,裹餛飩時沾滿面粉的小臉,跟著十三阿哥他們表演時連唱帶跳地認真勁兒,回抱自己時靦腆的小模樣,一切的一切,雖然過了好幾年,卻還是歷歷在目。 “福晉,十八爺去的時候是否安詳?”雲錦輕聲問烏喇那拉氏。 “十八弟的靈柩已經送回京城了,”烏喇那拉氏的聲音也不大,其中帶著一絲傷感,“我們爺為他安排後事時,也看過了,說是面容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