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主力大軍原本一路高歌猛進,卻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陷入到進退失據的絕境。
劉闢在危難之間將希望寄託於周倉所部之上。
可他卻未料到,周倉歸附袁氏之心是如此的決絕。
當他收到書信以後,便立即差人聯絡駐軍平輿的紀靈所部,商討對策。
一番針對,最終周倉、紀靈所部突襲至黃巾後方發動襲擊,袁耀亦是再度引大軍大肆猛攻。
兩面夾擊之下,黃巾主力猝不及防、腹背受敵下接連潰敗,麾下部眾損失慘重。
交戰之中,周倉一刀將龔都授首,將首級別在腰間,以納投名狀。
劉闢千算萬算,任由他如何想卻都並未料到周倉竟然早已歸附袁軍。
可現在大勢已去,若在負隅頑抗只能是全軍覆沒的局面。
他本著絕境逢生的考慮,決意率部向袁氏投降。
聽聞黃巾軍投降,袁耀亦是令全軍停止攻擊,遂令劉闢單獨來降。
此令一落,劉闢只得將掌中武器丟棄,繼而手捧著兵符緩緩向袁中軍處拜見袁耀,以表降意。
黃巾之前劫掠豪族眾多早已是惹了眾怒。
如今雖然劉闢願降,但他們卻堅決不願接受。
諸家主此刻一致面露態度堅決的語氣,高聲道:
“啟稟公子,黃巾賊久掠成性,絕不能接受他們投降,若他們日後降而復叛,豈不是還需勞神前來征討,已辜負公子大事?”
“我等決議一舉全殲賊寇,以斬盡殺絕,除去禍患。”
一記記話語而落,從決然的眼神間便能看出諸眾的決心。
但袁耀既然已經同意,又如何會坐那出爾反爾之事。
更何況,據訊息稱,黃巾拖家帶口者不下數萬口人,現正被封鎖藏匿於各大山頭間,身處亂世,人口便是最大的財富。
而接納黃巾賊投降,方才能徹底為自己的政策添磚加瓦。
屯田的策略己方剛剛興起不久。
而這批黃巾賊本就是失地已久的流民組成,若能得其歸附,則可名正言順的大肆分發田地組建民屯,以擴大生產。
但現下各豪族針對於平叛也出了力,對於他們的訴求也決計不能坐視不理。
沉思了半響,袁耀不由笑而予以回應,道:
“諸位,現黃巾賊主力已經擊潰,縱然本公子接納了他們歸降,也可保證他們日後絕不會再度復叛,以增添損失。”
“若他們後續又再次反叛,所造成的損失由耀一力承擔,如何?”
此話一落,瞧著袁耀既然都已經給出這道承諾,由此可見,能夠看出他的決心,諸家主遂也紛紛點頭附議,表示不在追究。
其間一位家主遂拱手道:“好!既然有袁公子的承諾,那此事我等各家遂也不在過問,一切交由公子處置便是。”
各家豪族被說服,納降一事自然輕而易舉的透過。
而汝陰城隨後也在劉闢親自出面勸降下,開城獻降。
繼而,袁耀在開赴主力進至汝南郡以後,將近耗時一月,平定了黃巾諸叛亂。
經過此戰,袁耀於郡內的民望亦是再度拔高。
花費數日,一方面透過劉闢等黃巾渠帥的安撫以及武力威懾下,各大山頭的黃巾民眾紛紛下山依附。
隨後,袁耀開始著手處置汝南後續的善後事宜。
首先,對於汝陰所囤積從豪族手中抄家劫掠而來的錢糧軍資,袁耀已戰後的繳獲為名納為己有,宣稱用以賑濟各城邑的府庫。
因為,面臨著之前黃巾打破城池,掠奪府庫,接濟百姓的做法,早已是令各州府庫囤積的錢糧空虛無比。
雖然被搶掠的各家主對於此事都無比憤慨,但他們卻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袁氏的整體勢力時刻威懾著他們的內心。
真正的大士族,豈能是他們這些普通的地方豪強就能所撼動的?
況且,袁耀對他們的強硬態度一直便是如此,從未變過。
既然被割了韭菜,本就被抄家的豪族只能淪為最底層的豪族,他們已經在暗暗謀劃重新起勢的條件,那就只能在後續繼續壟斷地方吏治,行壓榨民眾,以恢復家族昔日榮光。
對於接下來重中之重的問題,首先便是汝南郡戰後的恢復以及吏治整頓。
關於吏治這一塊,袁耀深思熟慮一番,心下已經有汝南郡守的人選。
他決議拜崔州平為汝南郡守,以治理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