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
若鄭氏能夠主動交出軍權,甘願臣服於袁氏,那尚且還能考慮網開一面。
若執意要頑固不冥,袁耀不介意派遣武力征討。
因為,他決計不會允許地方豪強自立武裝勢力而割據一方,獨立於州郡以外,不服從管束。
此乃取亂之道也!
若將基層交於地方豪強自治,而使得政令不下鄉的話,那袁氏也不用爭天下了。
因為,這必敗無疑。
後漢便是因此而衰敗,袁耀又豈能不吸取此道理。
只不過。
當文武諸人反應過來以後,都不由注視到了袁耀所提的建議。
一時間,堂中大多數幕僚都不置可否的提及了反對。
他們紛紛都覺得,袁耀對豪強大族的態度太過強硬了。
若執意令鄭氏放棄武裝,乖乖歸附,那恐怕會適得其反,引起鄭寶的反叛自立。
那樣反而得不償失!
當諸人相互交換過意見以後,長史楊弘不由忽然流露出諂媚的神色,先是拱手對袁術一番恭維:“主公,公子近日來的所作所為無不彰顯著您以往的數分風範。”
此話一落。
袁術的心緒不由越發浮動起來。
一番誇讚,瞧著袁術滿臉欣喜後,楊弘方才拱手進入正題道:“主公,只是公子之計劃,卻令弘不敢苟同。”
“若以強硬手段針對巢湖鄭氏,那樣不僅不會令其歸附,反而會適得其反。”
“公子或許是年紀還尚且太過年幼的問題,而導致思慮不周全,還望主公能夠三思!”
勸罷,楊弘才迅速提出了自身的觀點道:“以弘之見,主公不由派遣使者前往巢湖,對鄭寶封官賜爵,予以拉攏。”
“以爭取令鄭氏武裝能為我軍效力,方為正途。”
“卻萬萬不能強硬手段打擊之,將之逼反。”
頓時之間,楊弘亦是提出了自身的見解。
從他的見識看來,唯有拉攏各方大族以為助力的,哪有將之清掃剿滅的?
但以他的見識又如何能看懂袁耀接下來的佈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