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小說:枇杷花開 作者:標點

沒想到魏國公卻叫住了她,微笑著指不遠處的一處亭臺道:“走,到聽雨軒裡小坐一會兒。”

第52章 登高遠望

原來魏國公一直在那裡,怪不得突然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枇杷又突然想到,也不知道他是今天偶然間到聽雨軒還是日日在那裡?要知道自己最近在針線課的時間時常到這裡,該不會都落在他的眼裡了吧。

“不了,我也該回去了,否則我娘又要擔心。”

“靜嫻長公主過府,太夫人招她們過去與長公主說話,你現在回去了你娘反倒會擔心。”魏國公又溫和地說:“這裡的秋海棠很好,正是欣賞園中秋景最佳之處,但是在聽雨軒上看又有不同。”

枇杷馬上明白自己最近時常在這裡閒逛早就被魏國公發現了,想想最近自己的行為,心裡大窘,只盼著他公務繁忙,不會全都看到了。又聽魏國公說道:“我也特別喜歡這裡。”他自在而隨意的態度又讓她慢慢自在起來,腦子裡就突然冒出來一句,“謙謙公子,溫潤如玉。”說的應該就是這樣的人吧。

便不由自主地就隨著他去了。

聽雨軒就在那片秋海棠後不處處的小石山上,佔據這片園子的最高點,半人高的紅漆柱子,配上鏤空雕刻的木門窗,從外面看不到裡面的情形,這也是枇杷一直沒有發現軒中有人的原因。

拾階而上,到了聽雨軒,向四周看去,海棠花樹都在腳下,前面是秋波粼粼的小湖,遠處正是王家的宅院,鱗次櫛比,那處屋脊最高,上面有七對瑞獸的,正是魏國公太夫人的正房。

剛從這裡經過的王家小姐們正沿著小路出了園子,向太夫人的院子走去,她們斑斕的衣裙點綴在青石鋪就的小路上分外顯眼,遠遠地看著像幾隻布偶。

居高臨下,風景果然與身在園中別有不同,似乎跳出了原來的格局,枇杷立在聽雨軒的窗前,感受著涼爽的秋風吹過,所有的不快都隨著風兒煙消雲散了,心懷大暢。

突然間,她嗅到了一縷淡淡的茶香,回首就見魏國公正盤坐在一個小泥爐前,輕輕搖著扇子,很快爐上陶瓷壺裡的茶水滾了起來,茶香愈發瀰漫出來。

魏國公放下扇子,將壺中的茶水注入兩隻白瓷杯中,向著枇杷笑道:“過來嚐嚐我煮的茶。”

杯子是素白的薄胎瓷杯,茶湯是淺淺的黃綠色,放在在紫檀木的案几上嫋嫋地升起水汽。

枇杷住進王家已經有十餘天了,她已經能看得懂眼前這種含蓄的富貴和不露聲色的豪華。與范陽劉節度使家的奢華相比,幾百年傳承的太原王氏宅中很少看到金銀器物,更沒有滿眼錦繡成堆。

就如聽雨軒,門窗皆為木質本色,雕成流雲百蝠、歲寒三友、蓮年有餘等圖案,不帶一絲紋彩,而軒中佈置更是簡單,一幾、兩榻,再無其它。

不說那木雕門窗木料之難得,工藝之精湛,只是這檀木做的案几和坐榻,論價值卻要比在范陽劉節度使家見到的滿眼金銀要高得多。而眼前兩隻白瓷杯,胎薄如玉,質地細膩,更不是尋常金爵銀盃能比得了的。用陶土做成的難度先不必說,聽說燒製時一窯裡最多能成功一兩個,更多的時候是滿窯皆廢。

但是王家平時用的都是這樣的杯盤器皿,有時有誰不小心打破一個,也不甚在意。可是知道它們竟如此珍貴的枇杷還是極小心地端起茶杯,輕輕將茶水送入口中。

因先前在園子裡逛了有一會兒了,正有些口渴,清洌可口的茶水正恰到好處,她很快將一杯茶喝乾了,放下杯子後發現魏國公還在悠然地品著茶,不由郝然。

這裡不是營州,大家飲茶不是為了解渴,而是一種高雅的活動,自己這樣喝茶正是大家一直嘲笑的“牛飲”,這些天枇杷與王家小姐們在一起時非常注意,但今天可能是太放鬆,她竟然忘記了。

魏國公卻已經很自然地拿起陶壺又為枇杷注了一杯茶,“煮茶的水來自城外的山泉,潔淨清爽,還特別解渴。”

“是挺好喝的,”枇杷不好意思地說:“我不太會品茶,給我喝這樣的好茶就是浪費了。”

“茶本來就是為了解渴的,更何況你也說挺好喝,怎麼能算浪費呢。”魏國公溫和地笑了,又說:“其實我也不太會烹茶,只是想圖個清靜就沒有讓人上來,自己隨便煮的,你正巧趕上而已。”

枇杷便也笑了。

魏國公又不知從什麼地方拿出一匣點心來,“要是餓了就吃吧。”

枇杷其實也有點餓,中午和王家小姐們一起在太夫人那裡用餐,她實在不好意思一個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