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火車在那一段開得很慢,腳下的枕木墩子被火車一壓,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令人心驚肉跳。祖父聽到這種聲音,又看看外面的水,說道:“這種路別說走火車,連走人都害怕,早知道這樣就不坐火車了。”後來火車過中牟時,也有一段這樣的路。
一九三八年黃河改道後,開封位於黃河新河道北邊。到了中牟的鐵路終點,全家人又坐老百姓的船渡過黃河。過河後又坐了一段火車,才回到了闊別七年之久的開封,仍住回到了原先省政府對面的宅子。回家以後發現家中的原本寬大的房子都被日本鬼子改造成了和室,到處是小拉門、踏踏米、小格子窗戶,很像老鼠洞。向鄰居一打聽才知道,這個院子在日據時代被日本“三井洋行”用作了辦事處兼招待所。父親和叔叔這些小孩子覺得這些玩意挺新鮮,但祖父討厭日本的風格,僱人拆除了那些踏踏米。那些滯留下來的、平日裡趾高氣揚的日本僑民,斯時個個惶惶不可終日,見了中國人就低三下四地鞠躬。這些僑民前後不同的表現,正應了國家強,百姓強;國家弱,百姓弱的道理。
三井洋行有兩個日本職員,日本投降後不知什麼原因沒有回國,在我們家旁邊租了一個院子,靠做醬油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