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千金買馬骨之理,最大程度招降漢國文臣武將軍卒。如今錦袍桓衣衛此舉,不是明擺著忤逆聖諭嗎?在場可還有漢國降將呢!
萬一傳出大桓皇朝虐待降將的流言。會有多少人才俊傑打退堂鼓?會給招降之事造成多大麻煩?!
金袍桓衣衛依舊單膝跪倒,悲憤且語氣堅定應道:“微臣有罪,請皇上責罰!但是,此賊更該死,藉著生擒之由。面對五倍敵軍的無望之局,竟然悍然衝殺,瘋狂斬殺我朝四五萬大軍,其中更有我府兩位大統領。七位副統領,一千多桓衣衛!一位大統領和三位副統領。便是其受創假降後暴起襲殺!”
“呃……”
在場眾人,包括天魅侯、張良、劍殤等人,齊齊神情一僵,萬萬沒想到應該皆大歡喜的招降盛事,竟然還會發生這種事!
當然,建侯彭越的心理。也不難理解。加上彭越本就是草莽流寇出身,匪性十足,極為兇悍,所以把圍堵大軍當成發洩物件了。同時,光看如今彭越全身骨骼碎裂大半還沒死。也間接說明了彭越確實兇悍,看樣子不是桓衣衛不想趁亂殺他,而是彭越硬生生扛下來了,既能生擒,桓衣衛也不好太過明顯地“錯手擊殺”,這也是桓衣衛的忠誠表現,畢竟彭越也是名傳天下的頂級大將,不知桓皇看重程度如何,桓衣衛不敢專斷獨行,又太過悲憤仇恨而難以自制。
“哎……”
聽金袍桓衣衛簡單彙報,在場眾人就把事情前後猜了個**不離十,張良等降將更是嘆了口氣。
如彭越這種奇葩中的極品,確實罕見。
被力量數倍於己的敵軍困住,無望突圍的話,除非誓死不降或兵敗自殺,否則還不如早降,就如張良這般。因為造成太大傷亡,多少會結下仇恨,以後同朝為臣自然會頗為麻煩,完全是自找麻煩的愚蠢行為。
更奇葩的是,彭越竟然利用桓軍和桓衣衛會盡力生擒他們的優勢盡力屠戮,假降後又襲殺,當時為什麼不自殺?又被生擒不是明擺著找虐嗎?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當然,也不排除彭越發洩戾氣或趁機為漢王復仇,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心理在內。
“推出去!斬!”
劍殤並未考慮多久,殺意凜然下令。
雖然執掌勢力多年,劍殤的行事作風改變了許多。但是,本質上還是睚眥必報,心狠手辣的人。犧牲了大桓皇朝如此多大軍和桓衣衛,不殺彭越難解其恨。更重要的是,彭越和大桓府結下如此大仇,以後同朝為臣恐怕衝突不斷,無法善了,甚至可能引發大規模內訌,還不如趁早殺了以安大桓府之心。反正大桓皇朝堪比彭越的大將,也不再少數,並非沒他不行。
“謝主隆恩!”
金袍大統領眼神一亮,狂喜得身軀微顫拜倒高呼,似乎對於他來說,桓皇斬殺彭越,就是最大的恩賜了!
當然,故意在金鑾殿如此重地這般行事,隱有逼宮嫌疑,至少也有褻瀆之罪。金袍大統領自知自己的下場好不到哪去,肯定無**過相抵,無論如何也會剝奪大統領之位,否則無法交代,以證威嚴。
不過,他無怨無悔,一力承擔!
留彭越一命,沒故意斬殺,是大桓府的意志和忠誠,執意擊殺會牽連很多桓衣衛的兄弟。和他的私自間接逼宮,完全是兩碼事,可算公私分明。
看著彭越被拖出金鑾殿,劍殤不由頭疼微微搖了搖頭。
金袍大統領的行事,劍殤完全能理解,私底下讚賞。只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也是桓衣衛倒黴碰上彭越這種奇葩中的極品。
沒辦法,人心百態,奇事不絕。盤子大了,肯定錯綜複雜。任何人、任何勢力無法避免。
隨後數個時辰,漢國重臣紛紛被帶入大殿,其中由漢后王怡曼和安北王劉岱帶入之降臣,便有曹參、陳平、酈商等數位出名的漢國重臣,而且是直接臣服,無需桓皇或大桓重臣多費口舌精力,表現出桓皇饒恕且重視漢後母子的價值。
另外有周勃、樊噲、夏侯嬰、盧綰、王陵等同樣較為出名的漢國重臣,也被紛紛生擒抓回,只是降服難度就大了。幸好有張良、漢後、安北王在場進行勸說。降服難度又小了許多,除了漢王鐵桿且腦子一根筋的樊噲、夏侯嬰誓死不降,其他人倒是識相得多。
如此可以看出一點,漢王駕崩,漢國崩潰。本身修為實力較強,或者私軍較強者,都會選擇突圍,如張良、彭越、周勃、樊噲等;而曹參、陳平等身為文職。即便本身有點實力,卻沒多少私軍部曲者。在城門封鎖情況下,只能束手待縛,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