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部分(1 / 4)

小說:鑄聖庭 作者:蒂帆

“稟告皇上!大桓府回報,楚皇項羽親率新建之百萬天威軍,與及數量約為一千八百萬的正規軍,已經抵達近畿區域之京都皇城!至今為止,大楚皇朝已算傾國而動!”

蕭影尋思間,一名禁衛迅速前來彙報道。

“終於抵達了?!”

蕭影眼神一亮,臉露欣喜興奮之色,隨後便黯淡下來。

按照之前部署,這絕對是個大好訊息。但是,再加上千數仙神的橫插一腳,局勢頓時變得撲朔迷離,反而對大桓皇朝不利了。

這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吧!

如今怎麼辦?是應付大楚皇朝,還是應付降世仙神?!

“不管了!天要下雨孃要嫁人!無論如何,帝國之計不容有失,否則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

苦思無解,蕭影堅定心思站起,迅速推門而出,朝禁衛吩咐道:

“轉達太尉。一切依計行事!太行山北部大軍、威逼朝韓兩個國區和大楚華夏疆域的兩路水軍、與及朝歌大軍和中原大軍的後續新軍等,立刻全面進軍,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大楚皇朝華夏疆域!”

以大局而論,這就是大桓皇朝的初始部署。

根據兩朝大軍對比,大楚皇朝軍隊大約在五千萬左右,而大桓皇朝高達一億五千萬。

首先。朝歌大軍集結約兩千萬大軍直指大楚邯鄲皇都;中原大軍由李園、呂臣、武臣各率約五百萬大軍夾擊大楚中原之地,共為一千五百萬;桓皇親率大桓諸將和三千萬大軍,登陸瀛洲關東,造成全面開戰的架勢。

這是第一步,直接投入戰場的軍隊高達六千五百萬大軍,足夠讓大楚皇朝傾國應付,全朝動盪了,其餘大軍則靜待各處,蓄勢待發。

其次。桓皇親率大桓禁衛軍為主力,沿著關東區域縱向把瀛洲切成兩半,再加上戰天侯王賁的瀛洲西伐大軍、蒙氏的瀛洲東伐大軍,營造桓皇一怒,夷平瀛洲之勢。引楚皇項羽親率大軍來戰,把瀛洲當成決戰之地。

這是第二步,所做一切,不過是引誘大楚皇朝大軍離開大楚華夏疆域而已。其中的黑暗議會、北條氏、真仙降世等事件。都是變數,大桓皇朝也早有防備。只是黑暗議會和降世真仙的變數,實在太大了點,大到讓大桓皇朝有點扛不住了!

第三步,如之前蕭影吩咐禁衛的行動。

等於是桓皇親率主力和太行山北部大軍,把整個大楚皇朝疆域切了兩刀,切成四塊。使之顧此失彼。而其中潛伏待發的八千五百萬大軍,五千萬全力攻陷大楚華夏疆域,三千五百萬則是用來應付意外變數!

接下來,就要看楚皇項羽如何選擇了,到底是決戰瀛洲。還是回援華夏,或者是援救朝韓兩個國區的疆域,按照前後順序,決戰瀛洲自然可能性最大!

如果傳送到瀛洲的楚皇項羽及大楚主力回援大楚華夏疆域,不但會白白損失大量傳送靈石,還會動搖軍心,動盪瀛洲而導致整洲淪陷。到時前後失據,各處危局,很可能導致戰局全面崩潰,大楚皇朝如此決策的可能性極小。只會儘快在瀛洲和大桓皇朝決一死戰,而後再回援華夏疆域,支援朝韓疆域。

如此一來,大桓皇朝自然能達成拿下整個大楚華夏疆域,統一華夏的目標。到時大桓皇朝的疆域,將比早期的大秦帝國還要龐大,晉級帝國級別勢力自然沒問題。

當然,以上三步只是大桓皇朝最初大局之策,世事多變,蕭影只能重大局而輕細節,戒備的三千五百萬大軍,不管是應付黑暗議會還是應付千數仙神,明顯都有些捉襟見肘啊!

“另外,讓大桓府儘快聯絡秦始皇和光明大帝,約他們儘快到九龍皇都一會!”

不待禁衛回覆,蕭影又迅速吩咐了聲,身形一晃便消失在禁衛視線中……

……

距離蕭影閉關密室不遠的大桓三妃休憩處所。

“多年來,我大桓皇朝一直勢大,金剛王卻堅定立場,可知是個性格剛烈,忠肝義膽的男兒大丈夫!如今我等兩朝決戰,金剛王夾在中間自然左右為難,忠孝難兩全,德義難兼顧,就如金剛王最後所說,自從兩朝決戰開始,他已經沒得選擇了。甚至可以說,金剛王前來瀛洲之前,早就料到了結局,所幸第一個站出來,長痛不如短痛,如今不過是求仁得仁罷了!”

蕭影安排好諸事,就要帶三女返回皇都,挪移中聽到花千黛的聲音,停頓片刻,又聽花千黛接道:

“至於皇上讓金剛王遺體返回大楚皇朝,也不過是尊重金剛王遺願罷了!金剛王一直對大楚皇朝忠心耿耿,從未背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