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較高的大桓禁衛軍,自然反應最快,緊隨著拜倒高呼。
八十萬大桓禁衛軍,聲若滔天駭浪,震動天地。縈繞皇都,震得無數人耳畔嗡鳴,精神更快甦醒。
“拜見大帝,大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帝文成武德,威震天下;大桓千秋萬代,永垂不朽!”
……
緊隨大桓禁衛軍之後,大桓軍隊緊隨高呼,而後是華夏、越國、倭國三國異人群體,隨後是九龍皇都偏向大桓帝國的義士、異人,最後則是九龍皇都的平民百姓。
萬人齊吼,億萬人高呼,此起彼伏的聲浪,震盪天地,縈繞耳畔,不停迴盪、迴盪……
不屬於大桓帝國的群體,此時已經反應過來,卻是繼續沉默,心思各異!
大桓皇朝就已經威震天下,強勢不可匹敵;如今,大桓晉級為大桓帝國,使得大桓勢力的綜合實力上了一個層次,還有什麼勢力可以匹敵?抗衡?!
劍殤大帝……
劍起,天殤!
名不虛傳!
如今的劍殤大帝,確實可以做到抖抖腳,天地震動;劍鋒所指,天地皆殤!
滔天聲浪震動皇都,九色國運籠罩帝國,旺盛氣勢直衝九霄。
桓帝蕭影、丞相田單、天魅侯仇公公,卻依舊停留千丈祭天台之上,並未離開返回皇宮,大赦天下。
依舊環護的大桓軍隊和國民,依舊沉默的各個勢力,依舊森嚴凝重的氛圍……
“怎麼回事?難道劍殤大帝受到重創?怎麼毫無動作?”
“晉國大典成功落幕,該離開了吧?怎麼劍殤大帝和大桓軍隊依舊毫無異動?”
“被晉級帝國的驚喜搞懵了?”
……
詭異的氛圍和情況,使得九龍皇都再次掀起波瀾,無數竊竊私語聲暗流洶湧。
特別是潛入九龍皇都的不死勢力和降世仙神,已經在悄悄退走。如今晉國大典完成,他們的任務已算“完成”,雖然沒成功,但也有理由撤走,可不管大桓帝國如何動作,再不走的話,恐怕就走不了了!
“劍殤大帝,文成武德,威壓天下,蒼生皆伏!執掌天下乃天命所歸,眾生所向!本宮……秦帝華庭,謹代表大秦帝國,臣服大桓,拜見劍殤大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拜見大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無數人疑惑議論之際,秦帝華庭,帝妃帝失,與及李信、章邯、摩柯森拓,善羅佛陀、犬吠王、梵野王等大秦帝國重臣,騰空而起,虛空懸浮,萬眾矚目中,拜倒高呼!
這可是臣服之禮,而非參見禮儀!
特別是為首的秦帝華庭,低頭跪倒,手託代表著大秦帝國大帝的印璽……
話音一落,大秦帝璽綻放出炫目光彩,射入九色國運之雲,如水入油鍋,使得九色國雲劇烈躁動,以極快的速度暴漲、暴漲……(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三大帝國
“什麼?大秦帝國臣服大桓帝國?怎麼可能?!!!”
“大秦帝國是華夏神州最強帝國,便是縱觀天下,也是有數的頂尖勢力,無人敢犯,用得著臣服大桓嗎?”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劍殤大帝和秦始皇、大秦帝國的關係,一直是攻守同盟。再加上秦帝華庭和劍殤大帝的多年曖昧關係,如今秦始皇駕崩,大秦帝國順勢臣服也不奇怪!”
“臣服和同盟可是不同啊!僅憑大桓帝國或大秦帝國,已經足以震懾天下,如今二合一,還有哪個勢力可以匹敵?!”
“大爭之世!大亂之世!這就是優勝劣汰吧,強強聯合,或許這也是結束亂世的徵兆!”
“反正如今大桓帝國已經君臨天下,無人敢犯。再加上個大秦帝國,一樣是威震天下,無人敢犯,不過是一百步和九十步之差而已,區別不大!”
“一百步和九十步……差別可大了!”
……
因為秦帝華庭等人是懸浮虛空拜倒臣服,加上運氣高呼,自然極為引人注目,隨後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九龍皇都,傳向天下各個勢力!
如此重磅訊息,頓時震得無數人如置夢中,難以置信。但是,強大的衝擊感之後,冷靜回想,頗為意外,卻也可以接受。畢竟最近幾年,大秦帝國和大桓帝國好得不分彼此!如今秦始皇駕崩,華庭公主登基為帝,再嫁給劍殤大帝的話,一切順理成章啊!
“平身!”
不管天下人如何看待、如何議論。大秦帝國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