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賦稅,以示對朝廷的認可,但對車騎將軍呂布表他為太尉的提議,婉言謝絕,對錶他為大將軍的提議,亦是婉言謝絕。
有他如此表率,其他人也多是拒絕,只有青州牧孔融,徐州牧陶謙,泰山太守應劭,還有孫策,接受了朝廷的官職,就連被袁紹大軍困在易京的公孫瓚,竟然也是非常硬氣地加以拒絕。
在征討金城韓遂的大軍班師長安後,車騎將軍呂布原本以為,開春過後,他就可以抽開身,前往南匈奴美稷美美地走一趟,結果,他剛有此動議,就被包括賈詡和徐庶在內的一眾部屬給勸阻住,令他極其鬱悶。
理由非常強大,現在的長安,已不是原來的長安,天子和太后駐駕於此,朝堂上也充斥著對幷州軍抱持著“敵意”的朝臣,呂布作為幷州軍的統帥,如不坐鎮長安,難保有人會藉此鬧出點事來。
這讓呂布很鬱悶,很無語,也很無奈。
到了這個地步,他才理解到,手中的權力越大,地位越高,肩上的責任也就越重,從某些方面來說,個人能隨心所欲的空間,也就會越小。
故而貴為天子,權傾天下,其活動範圍。大多時候,卻被侷限在深宮之中,再也難以享受到在天地間自由翱翔的快樂。
感慨歸感慨,呂布遭致一眾部屬的一致反對,也就只有鬱悶無比地繼續坐鎮長安,針對南匈奴的收服行動,就只能交由得力部屬去操辦。
整體策略,說起來很簡單,也就是先禮後兵而已。
徐庶代表車騎將軍呂布,出使美稷。肩負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重任,如若南匈奴現任代理單于的老王羌闌不識時務,就會由徐晃、馬超還有張遼,率三路大軍攻入,不愁南匈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