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他還是沒有這個膽量,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自立為王,而只能在所轄州郡內,尋求擁立合適的大漢宗室。
最後,他還是決定擁立沛國孝王劉琮,而沒有擁立陳國湣王劉寵,其間的關鍵 ,就在於湣王劉寵殺伐決斷,精明強幹,而孝王劉琮則沉溺於酒色財氣之中,更易於擺佈。
雖然湣王劉寵在位時間比孝王劉琮還要長,年歲也比孝王劉琮高,可是劉寵為人雖年過五旬,卻仍健碩非常,善射不說,麾下更是有一支強弩軍,能征善戰。
而劉琮,只需看上第一眼,就知道他即使有雄心壯志,也早就知道,他在長年累月酒色財氣的浸泡下,所有的雄心壯志,已被侵蝕得蹤影全無。
到時候,劉琮一死,其子劉曜年幼,繼位之後,還不是任憑袁術說了算。
於是,搶在其他州郡反應過來之前,豫州牧袁術,連同揚州牧陳溫,聯名擁立沛國孝王劉琮為主,稱淮王,昭告天下時,也學著劉焉,稱劉辯為弘農王,對何太后和弘農王身死一事,以及弘農王劉辯登基為帝一事,盡皆避而不談。
擁立劉琮後的第三天,袁術終於召來孫堅,一番長談後,上表淮王劉琮,表孫堅為騎都尉,率軍征討竟然敢不響應擁立之舉的揚州諸郡太守。
只是他給孫堅的,除了孫堅原有的部屬外,兵卒只有三千,如此一來,孫堅麾下,就只有步卒五千,統兵大將,則只有程普和韓當兩人。
不過這樣,孫堅已是心滿意足了,能夠離開豫州,離開袁術,他大感慶幸,到了這個時候,他才非常後悔,當年自長沙太守任上,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