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 The Sorrows of Empire; Henry Holt and pany; 2004; p。 39。

; p。 48。

; The Cold War and the New Imperiali*;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6; p。 152。

; p。 152~153。

1929年股市大崩盤(1)

在美國金融市場的歷史上,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因為它不僅終結了繁榮“興旺的20年代”,而且導致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大蕭條,“從根本上動搖了美國經濟的結構”。1 結果,資本主義的生存成了問題。

這場經濟大蕭條不僅嚴重,而且持續了很久。到1933年春,即股市大崩盤3年多後,美國的失業人數增加到1500萬,佔到非農業勞動力人口的1/3,並且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將近50%。美國的農場也多災多難,嚴重乾旱和歉收使得密西西比州進行拍賣的農田超過了40%。黑人和工人的生活遭到了重創,哈萊姆地區的失業率高達50%,大旱使中西部的貧困農民陷入了嚴重的困境。2

20世紀30年代的蕭條與1929年股市崩盤前的美好年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20年代的美國日子相當舒服。生產和就業不斷攀升”,並且“商業收入快速增長,因而成為做生意的好日子”。3在佛羅里達,東海岸和佛羅里達灣區的許多城市的房地產業如日中天,許多土地分期出售,並且首付款僅需10%。投機者於是蜂擁購買土地,然後為了短期的利潤再予以出售,因此,房地產的價格每日都在翻新。這對投機者而言非常有利可圖,直到《福布斯》雜誌警告了佛羅里達土地投機的風險。4在紐約的銀行家緊縮貸款和1926年9月邁阿密的兩場颶風造成了400人死亡後,房地產的價格立即崩潰了。5

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破滅後,隨後就是20世紀20年代股市的繁榮。1927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價穩步上升,因為“股價每日每月都在上揚,股市的收益按照後來的標準並不高,但是卻帶來高度的信譽。”6 由於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把利率從4%下調到%,股價的上漲和隨後的投機性繁榮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動。6

在以英格蘭銀行行長蒙塔古·諾曼(Montagu Norman)為首的三家歐洲央行發出請求後,美聯儲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揹負了沉重的戰爭債務,英國的財政狀況岌岌可危。因而,只要英國的利率超過了美國的利率,它就能夠償還債務。7

由於利率提高和英鎊高估,英國能夠從美國進行借貸和進口。“但是萬一有事造成美國投資者和銀行家停止向外借貸,英國就會陷入最危險的境地。”8作為債權人,“美國的金融部門由此不僅要負責本國的繁榮,而且負責自己的債務人——包括德國在內——的繁榮。只有本國的投資銀行家和其他投資者能夠提供資金,政府才能收回盟友間的債務。”7

因此,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收回戰爭債務,美國被迫調低自己的利率,雖然它因為經濟和金融市場處於通貨膨脹的壓力也需要提高利率。然而,降低利率帶來了不願意看到和意想不到的後果,最終播下了美國金融市場和經濟毀滅的種子,從而導致了大蕭條。

由於寬鬆的貨幣政策和鉅額的戰爭債務還款,美國的金融市場隨著股價和債務的逐步上升而出現了爆炸式的發展。“到1928年,將近30%的銀行資產變成了經紀貸款,為股市投機提供資金。”7由於紐約經紀貸款的高利率,吸引了海外和國內的資本流入紐約證券交易所,為投機者的股票交易提供資金,從而減少了對歐洲的新貸款。7結果,作為美國經濟和繁榮基礎的美國出口貿易得不到融資,從而急劇下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由於金融市場出現了投機性的繁榮,美國的贏利能力受到了直接的威脅。7 。。

1929年股市大崩盤(2)

信託投資公司的產生,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投機活動。信託投資公司的業務活動並不是一種新的募股行為,而是一種為投資者獲得現有股票作出的新安排。信託投資公司是今天互助基金的前身,投資者聯合自己的資本來購買投資公司的股票,而投資公司反過來又持有經營公司的證券。9信託投資公司的發起成為一種有利可圖的行業。由於發起人通常獲得一定比例的資本或收益,並且如果發起人是一家證券公司的話,證券買賣的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