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想要完全清除根本不太可能,除非是他下令進行一場滅絕人性的大屠殺,不過就算這樣,大宋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實在有些不值得。
也正是因為上面的原因。所以自從越州建立之後,對於那些地方上的部落勢力採取預設的態度,大宋的法令也傳達不到這些部落,他們內部自然有自己的部落規矩,就好像是一個個獨立的王國,也多虧了越州距離大宋的核心區域太遠,所以大宋朝廷才會容忍他們的存在。
不過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越州早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交趾,特別是隨著海貿的發展。越州東部沿海一帶的經濟也大為提高,不少地方上的勢力都因此而利益,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這些受益的部落也慢慢的認同大宋的統治,部落在地方上的影響力也不斷減小,反而是朝廷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地方上的部落就會隨之瓦解。
不過相比東部沿海。越州的西部卻受到的影響較小,大部分的部落依然是之前的樣子。這也為李乾德提供了活動的場所,在他的暗中活動下,不少西部,特別是西南部的很多部落都成為李乾德的支持者,這次李乾德反叛,手下的叛軍大都是從這些部落裡召集起來的。
本來按照大宋對越州地方部落的政策。大宋的軍隊一般不會對部落動武,畢竟這樣做的影響實在太大,這也是李乾德一直向西南方向逃跑的原因,因為只要到了那裡,他就可以直接讓叛軍化整為零。迴歸各自的部落,而他也可以隱藏在這些部落之中,到時若是大宋軍隊敢對這些部落動手,肯定會引起這些部落的集體反彈,從而引發更大的亂子。
可惜李乾德這次卻是小瞧了大宋的決心,呼延平在率軍平叛之前,就已經接到趙顏的書信,讓他不惜一切代價滅掉李乾德這些交趾餘孽,另外越州的部落勢力也已經影響到越州的發展,以前不動他們是因為影響太大,但是這幾年大宋已經對這些部落進行了分化,比如沿海一帶的部落就已經投入大宋的懷抱,只剩下西南部這些部落也並不難解決。
正是因為上面的原因,所以呼延平的大軍一直緊緊的咬住李乾德不放,哪怕對方逃到了西南的部落群中,並且將叛軍化整為零的分散到各個部落之下,好像一下子消失不見了,但是呼延平依然追到這裡,然後召集各個部落頭領,希望他們將參與叛亂的人全部交出來。
對於呼延平的要求,這些部落卻是聯合起來,一致宣告自己部落中的人並沒有參加什麼叛亂,更不認識什麼李乾德。在他們看來,自己這邊人多勢眾,正所謂法不責眾,呼延平的大軍雖然厲害,但也不可能把他們全都殺了。
不過這些部落這次卻是失算了,在遭到這些部落的拒絕之後,呼延平立刻撕下本來和善的面孔,舉起屠刀就對這些部落下了死手,十天之內連滅十個大部落,而且事先他都已經調查清楚了,這十個部落正是暗中給李乾德支援最大的部落,李乾德手下的叛軍有一半都是出自這些部落。
一連十天的血腥的屠殺,無數人頭滾落在地,甚至為了震懾這些交趾土人,呼延平命令手下的將士將人頭堆成一座高高的京觀,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座小山一般,這下把剩下的部落都給嚇壞了,一些膽小的部落在權衡之後,終於把之前參與叛亂的族人交了出去,畢竟相比全族被滅,犧牲一部分族人來保全其它人是絕對划算的。
不過對於這些部落的表現,呼延平還是覺得不滿意,因為他們交人的速度太慢了,而且他也沒有得到關於李乾德的任何資訊,所以在幾天之後,他再次率領著大軍連屠數個部落,這下終於把剩下的部落給嚇破了膽,所有參與叛亂的土人很快就被交了出來,並且還有許多關於李乾德的訊息也被供了出來,藉助這些訊息,呼延平很快就尋找到李乾德的蹤跡,並且開始對他進行抓捕,雖然暫時還沒有抓到人,但是再也沒有部落敢協助李乾德,估計用不了多久,李乾德就會落網。
對於追捕李乾德的事,趙顥並沒有親自參與,而是留在了後方,其實他倒是很想親手把李乾德這個差點俘虜自己的傢伙給抓住,不過邢恕卻苦勸他不要再冒險,最後他也只得聽從他的建議,暫時回到深水港等候訊息。
當呼延平把這段時間的戰報不斷的傳回來後,趙顥也終於鬆了口氣,對於呼延平的冷酷手段也沒有什麼反對,反而還覺得終於為自己報了仇,不過他也親自給呼延平下達了一個命令,那就是一定要活捉李乾德,他非要看看這個傢伙到底長什麼樣子。另外趙顥也把越州這邊的情況整理了一下,然後如實的上報給朝廷。
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