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部分(3 / 4)

小說:北宋閒王 作者:翱翔1981

臨陣脫逃的罪名,另外他的一世英名也將付之東流。

權衡輕重之後,耶律仁先不得不選擇硬著頭皮留下來。不過他也沒有坐以待斃,而且立刻飛派出無數的探馬打聽情況,希望可以找到那種危險感覺的根源,不過還沒等那些探馬傳來訊息,之前被他攻打下來的儒州和檀州同時傳來訊息。後方押運糧草的軍隊竟然超期未到,派出去聯絡後方的人也是一去不回,儒州和檀州的守將感覺不正常,所以這才飛速的上報給耶律仁先。

聽到後方的訊息,再聯想到古北口宋軍的異動,耶律仁先立刻嚇出一身的冷汗,他一向治軍極嚴,押送糧草的軍隊絕對不敢誤期,畢竟那可是殺頭之罪,可是現在押送糧草的隊伍卻是遲遲未到,這肯定是自己的後方發生了極大的變故,而古北口的宋軍卻表現的極為活躍,這說明他們肯定接到了什麼好訊息,這兩個訊息結合之下,耶律仁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宋的援軍到了,而且對方的援軍很可能是繞到自己的後方來了一招釜底抽薪,楊懷玉這時肯定是在等著自己這邊因為物資供應不足而引發軍中大亂,到時宋軍肯定會給自己致命一擊。

想到上面這些,耶律仁先立刻決定撤軍,至於耶律浚是否會因此而問罪的事,他也顧不得了,畢竟他若是再猶豫不決的話,手下的這近十萬大軍全都得留在這裡。不過耶律仁先心中雖然著急,但是依然保持著冷靜,他知道若是自己露出一點撤退的跡象,古北口中的宋軍肯定會像餓狼一般撲上來,到時就算是留不下自己的大軍,恐怕也會讓自己損失慘重,甚至連他自己也很可能遇到危險。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耶律仁先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表面上依然讓大軍保持原樣,甚至還對古北口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似乎對後方的變故一無所知,但是在暗地裡卻在悄悄的準備撤退的計劃,希望可以瞞過宋軍的眼睛。

不得不說耶律仁先老謀深算,他的撤軍計劃十分周密,城中的楊懷玉與呼延慶等人雖然已經派人日夜監視,但竟然沒有發現耶律仁先在準備撤退計劃,甚至他們還被耶律仁先的一些動作所迷惑,搞不清楚耶律仁先是否已經知道了後方出現變故的事,更不知道他是否要準備撤退?

也就在楊懷玉等人被耶律仁先的手段所迷惑時,忽然在一個濃霧瀰漫的早晨,古北口城牆上的宋軍守將忽然感覺有些不太對,因為對面的遼軍大營實在太安靜了,雖然遼軍的軍紀很嚴,但是一個偌大的軍營裡每天清晨時,肯定有不少嘈雜的聲響,順著風也能傳到城頭,絕對不會像今天這麼安靜,只是因為昨天半夜起了大霧,三步之外就看不到人影,更別說檢視數里之外的遼軍大營了。(未完待續……)

PS:這幾天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今天下午老魚又外出跑了一下午,快六點才回來,匆匆忙忙的碼了兩千字先傳上,有空再把剩下的一千字補上。

第七百零九章 遼軍撤退(下)

楊懷玉也沒想到耶律仁先竟然趁著大霧的機會撤軍,等到他得到訊息並且派人去檢視時,卻發現整個遼軍大營都已經空無一人,而且更讓楊懷玉感到無奈的是,因為大霧的關係,他也不敢立刻派人追擊,畢竟耶律仁先很可能借著大霧在路上設下埋伏,所以他也不得不防。

北方的冬天本來就容易起霧,這場大霧一直等到太陽昇起來後,霧氣才慢慢的散去,直到這時楊懷玉才派出一支騎兵追擊,不過耶律仁先這時已經從容的退到了檀州,隨後在檀州城留下一支軍隊斷後,自己帶著大軍向儒州的方向撤離,這使得楊懷玉想要追擊的話,就必須先把檀州打下來,可是等到他們打下檀州時,估計耶律仁先的大軍已經越過長城逃回遼國了。

雖然錯過了這次追擊耶律仁先大軍的機會,不過楊懷玉他們並不氣餒,因為接下來他們還有另外一個機會,那就是耶律仁先從儒州附近越過長城之後,肯定會趕往大定府的方向救援,到時剛好需要經過古北口的北側,所以他們只需要以逸待勞就行了。

與此同時,圍困了大定府的趙顏大軍也清理乾淨了周圍的城池,開始攻打中京城,只不過中京城中匯聚著近六萬大軍,哪怕是宋軍有著火炮之利,恐怕也別想在短時間內打下來。

不過趙顏也並沒有想打下中京,因為他知道就算自己現在打下來,恐怕也很難守住,所以這次趙頊決定只收復燕雲十六州算是十分英明的決定,憑藉長城防線完全可以守住那裡,至於中京這裡就不要想了,哪怕可以守住。日後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這遠不是現在的大宋可以承擔的。

也正是因為知道上面這些,所以趙顏在圍困了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