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十歲了,按照原來的歷史上,他本來應該在幾年前就去世了,事實上他在幾年前的確得了一場大病。當時躺在病床上幾乎要死了,但是後來經過直魯古曹佾的診治。再加上他常年練武,身體的底子很好,因此最後竟然又奇蹟般的挺了過來。
本來楊文廣一直擔任著軍校的總教官之職,不過在大病一場之後,身子骨大不如以前,再加上當時變法正是處於高峰時期。連軍校也被一些變法派所滲透,於是楊文乾脆辭去了官職回家養老,現在軍校由張載負責管理,倒也運轉正常。
趙頊來到天波府準備拜訪的正是楊文廣,雖然楊文廣已經在家養老。但是楊文廣當初在西北任職多年,又親自打下了西夏,對西軍中的情況最是瞭解不過,所以趙頊想要向楊文廣詢問一下,看看他能否想辦法從西軍中調集出一部分兵馬充當援軍。
楊文廣有著滅夏之功,比當年狄青的功勞還要大,若不是當初他執意去軍校,恐怕還能坐上樞密使之位,不過就算是如此,楊家也憑藉著楊文廣的功勞在京城中的地位崇高,哪怕是幾位相公見到楊文廣也要以禮相待,絕對不敢把他當成單純的武夫,再加上他的年紀大了,趙頊又有事相求,所以這才親自登門以表示自己的誠意。
對於趙頊的到來,楊家上下也都是十分興奮,楊文廣親自出門迎接,只是相比幾年前的老當益壯,現在的楊文廣卻是手握柺杖,身體也有些佝僂,走起路來也是顫顫巍巍,這都是當初那場大病留下的後遺症。
“老臣參見陛下!”楊文廣的身體雖然大不如以前,但是精神卻很好,腦子也十分清楚,見到趙頊急忙躬身施禮道,這也讓趙頊急忙把他攙扶起來,然後又溫言說了幾句,君臣二人這才進到廳中細談。
楊文廣之前也早就得到訊息,知道自己兒子的大軍被困在古北口,同時他也知道朝廷現在面臨著兩難之局,所以他也能猜到趙頊來找自己的原因,因此進到大廳之後,他讓周圍的人也都退了下去,趙頊看到這種情況也沒有廢話,直接把自己來的目的講了出來。
“楊老將軍,朕一直想要調兵前去救援楊將軍,可是除了西軍之外,實在沒有什麼軍隊可以調動,所以朕今日想請教一下老將軍,看看是否可以從西軍中儘量抽調出一部分軍隊?”趙頊最後嘆了口氣道。
楊文廣就知道趙頊會問這個問題,只見他聽完之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過了片刻這才用蒼老的聲音道:“陛下,老臣雖然在家養老,但我楊家子孫也有不少人在西北之地任職,對於那裡的情況也瞭解一些,這幾年西北的局勢不穩,想要抽調大批西軍的話,恐怕是難上加難啊!”
對於楊文廣的這些話,趙頊也不禁暗算嘆息一聲,甚至隱隱有些後悔,早知道如此的話,當初他就不該那麼激進的推動變法,結果不但導致西北的局勢不穩,連大宋國內同樣不怎麼穩定,這次若是楊懷玉的大軍真的被殲滅,恐怕國內那些一些心懷不軌的勢力立刻就會跳出來,到時才會真正的天下大亂啊。
不過也就在這時,卻聽楊文廣再次開口道:“不過從西軍中抽調兵力雖然很難,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哦,老將軍請講!”聽到楊文廣的話,趙頊立刻露出狂喜的表情道,楊文廣已經是他最後的希望了,若是連他也沒有辦法,那趙頊只能忍痛做一個選擇了。
“啟稟陛下,西北之地除了咱們朝廷的軍隊之外,還有一些青壯組成的民團,想必陛下也聽說過!”這時只見楊文廣緩緩的開口道。
“民團?”趙頊聽到這裡先是一愣,緊接著就想了起來,當初西夏不時南下,只靠西軍也很難阻擋住西夏的攻勢,於是當地人為了自保,一些青壯就組織起來形成民團,這些民團也得到了朝廷的允許,比如當年張載年輕時,就曾經組織過民團想要協助朝廷收復西夏,後來還是經過範忠淹的勸阻才讓張載由武轉文,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不過趙頊雖然知道民團,但他很快卻又皺著眉頭道:“老將軍,民團我倒是知道一些,但是這些民團的裝備粗陋、訓練也是時斷時續,根本無法與正規軍相比,所以這些民團恐怕難堪大用吧?”
“陛下所言極是,民團的確無法與正規軍相比,不過當初為了在西夏人的屠刀下自保,有些地方的民團實力還是很強的,若是陛下下旨將這些民團收編為正規軍,給他們發放軍餉和武器鎧甲,到時這些民團肯定是戰力大增,雖然無法與正規軍相比,但可以用他們替換駐守在西北的西軍,這樣一來,我估計抽調出三萬西軍還可是可以的。”楊文廣一邊思考一邊緩緩的開口道,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