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只是想來想去卻都沒有任何頭緒。
剛一開始時,遼軍的攻勢十分猛烈,甚至有些士卒幾乎爬上了城牆,不過很快就被打了下去,這讓遼軍的攻勢受挫,接下來的攻勢也緩了下來,看樣子遼軍似乎不打算再與宋軍硬拼,所以接下來的進攻主要是以試探為主。
本來按照楊懷玉等人的經驗,只要遼軍發動進攻,那麼接下來最少也要持續幾天,所以在第一天的攻防戰結束之後,楊懷玉立刻趁著夜晚休息的時候重新佈置了一遍城防,並且對今天的傷亡做了統計和安排,同時為明天的戰爭做準備。
但是讓楊懷玉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宋軍這邊都做好準備了,但是遼軍大營卻是沒有任何動靜,等到天亮之後,只有一些遼軍士卒出來接著叫罵,但卻不像昨天那樣直接進攻,這讓楊懷玉他們也都摸不到頭腦,若非他們可以藉助望遠鏡看到遼軍營中的軍隊並沒有減少,他們幾乎都認為遼軍是打算退兵了。
相比楊懷玉這邊的疑惑不解,遼軍大營中的耶律仁先和耶律智先這對老兄弟卻是愁眉不展,最後只見耶律智先終於忍不住道:“三哥,咱們昨天只是做了個樣子,只怕那個使者也能看出來,咱們這麼糊弄他,恐怕他回去後在陛下那裡搬弄是非啊!”
“無妨,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陛下遠在千里之外,肯定不瞭解軍中的情況,所以才下達如此命令,我這就給他寫奏摺解釋一番!”耶律仁先一臉沉穩的道,只是他的眼中卻閃過一道憂慮之色。(未完待續……)
第七百零一章 壞訊息
上京城皇宮之中,耶律浚坐在花園邊的一座暖閣中品著美酒,欣賞著面前的雪景,旁邊還有張孝傑坐陪。本來按照遼國皇帝的習慣,耶律浚應該呆在自己的行宮之中,按照四季不同隨時遷移,不過自從他父親耶律洪基在行宮被耶律重元行刺之後,再加上他本人也覺得呆在行宮中不如上京的皇宮中舒服,所以這才一改以前的規矩,現在他也像大宋的皇帝那樣固定的呆在上京,很少會外出。
“陛下,派往宋王大軍中的使者傳來訊息,宋王接到陛下催他出兵的聖旨後,雖然出兵攻打了宋軍,但僅僅攻打了一天就停了下來,接下來就是按兵不動,看來他也只是想應付一下差事,實在是沒把陛下的旨意放在眼裡!”這時只見張孝傑緩緩的開口道,眼中也帶著幾分興奮之色,因為他知道耶律仁先終於要倒黴了。
聽到張孝傑的稟報,耶律浚端起酒杯慢慢的品了一口,眼中也閃過一絲莫名的神色,隨後這才開口道:“看來尚父已經決定要困死宋軍,只是這樣一來,顯得我遼國大軍竟然像是怕了宋軍一般,實在是大失銳氣!”
“陛下,宋王這明明是不把陛下的旨意放在眼裡,說不定已經有了不軌之心,還請陛下早做決斷才是!”張孝傑這時卻是一臉焦急的道,按說以他的性格,一般不會把話說的如此明白,不過他卻已經把握住了耶律浚的心思,知道無論自己說什麼耶律浚都不會因此而怪罪。
果然,耶律浚聽到張孝傑直接說耶律仁先有不軌之心時,也並沒有露出生氣的表情,反而笑了笑開口道:“張愛卿此言有些過了,尚父忠君愛國之心路人皆知。朕能夠坐穩皇位,也要多虧了他的扶持,所以我想尚父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沒有聽從朕的旨意。”
“陛下,宋王無論有再大的功勞,那也是陛下的臣子。可是他身為臣子卻沒有聽從陛下的旨意,這不是有二心是什麼?所以老臣認為應該再次派出使節,削去宋王的兵權,然後押回上京候審!”張孝傑再次咄咄逼人的道,他早就看出耶律浚對耶律仁先已經產生了一些顧忌,所以才會肆無忌憚的在耶律浚面前詆譭耶律仁先。
“這個……”耶律浚聽到這裡卻是故意露出一副猶豫的表情,說起來他登基之後,很快就平定了耶律重元之亂,接著又穩定的遼國內部的局勢。使得遼國的國力恢復很快,可以算得上是遼國的中興之主,只不過唯一讓他不順心的是,朝堂上還有一個耶律仁先功高蓋主,而且時不時的還以忠臣的身份告誡他一番,雖然耶律浚表面上對耶律仁先十分尊敬,但其實在心中早就對他十分不耐煩了,甚至已經動了幾分殺心。
張孝傑看到耶律浚露出猶豫的表情。以為是他心中在顧忌著耶律仁先手中握有重兵,因此這時再次提議道:“陛下。宋王現在手握大軍,而且那些軍隊大都是宋王的嫡系,外人很難掌握,不過倒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像陛下之前下達的旨意,讓宋王主動攻打宋軍。這樣即可以消耗宋軍的實力,同樣也可以消耗宋王的實力,不過既然一道聖旨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