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也不足以罰惡,即使天下再大,又怎能供應這無窮盡的賞罰啊!自三代以後,統治天下的,爭相以賞罰為治理天下的手段,百姓哪還有機會使自己的性情達到寧靜的境界?……

所以君子如果不得已而統治天下,不如無為,無為而後天下百姓的性情才可以達到寧靜。因此,那些視自身的安寧較治理天下重要的人,就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愛自身較治理天下為先的人,也就可以治理天下了。

君子如果能〃不傷害身體,不顯耀聰明;靜待無為而自然有威儀,沉默不言而後道德臨至,精神有所歸向以使動作自然合乎天理,從容無為而使萬物能自在遊動〃的話,那又何必去治理天下呢?(《莊子》外篇第十一章《在宥》)

第四章 道之德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語譯]

道體是虛空的,然而作用卻不窮竭。其深厚博大的情況,好似萬物的宗主。它不露鋒芒,它以簡馭繁,在光明的地方,它就和其光,在塵垢的地方,它就同其塵。不要以為它是幽隱不明的,在幽隱中,卻儼然存在。像這樣的道體,我不知它是從何而來?似乎在有天帝以前就有了它。

下文為〃道之德〃…寂靜、神奇……最初的描寫形態,借《想像的孔老會談》詳迷之,其中還提到老、莊思想的基礎……週而復始學說。

一、道似海

孔子問老聃:〃今日有暇,特來請教什麼是至道?〃

老子回答:〃你先將心靈洗淨,知識摒除吧!因為道是深幽不表達的。雖如此,我還是把大略的情況說給你聽。〃

顯明的東西來自看不見的東西,有形來自無形,精神來自大道,萬物起自形體,所以九竅的動物胎生,八竅的動物卵生。他們生下來的時候沒有形跡,死後也無侷限;沒有出來的門戶,也沒有靜息的歸宿。他們站立的地方正是天地的中央,四面通達,廣博而自在。

順應〃大道〃的人,四肢強壯,思慮通達,耳聰目明,不以憂愁苦其心,一味順應萬物。若沒有至道,天就不能高大,地就不能廣博,日月也不能執行,萬物更無法壯大。

此外,學問淵博的人不必有真知,辯論的人也不必有智慧,因為這些都是被聖人摒棄的東西,只有那增加了的並不見得增加,減損了的也不見得減損的大道,才是聖人所珍貴的。

道之深,像大海一樣,反覆推送永無止境,運轉萬物永不疲乏。與此相比,君子之道只不過是一些皮毛啊!像這樣被萬物所依而不覺疲乏的,就是至道。(《莊子》外篇第二十二章《知北遊》)

第55節:第五章 天地

第五章 天地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4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15 )。

[語譯]

天地無所偏愛,純任萬物自然生長,既不有所作為,也不經意創造,因此它對於萬物的生生死死,好比祭祀時所用的草紮成的狗一樣,用完以後,隨便拆除,隨便拋棄,並不去愛惜它。

同樣的道理,聖人效法天地之道,指百姓看作芻狗一樣,讓百姓隨其性發展,使他們自相為治。天地之間,實在像一具風箱一樣啊!沒有人拉它,它便虛靜無為,但是它生風的本性還是不變的,若是一旦鼓動起來,那風就汩汩湧出了。天地的或靜或動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以自己的小聰明,妄做主張,固執己見不肯相讓,實在說來,言論愈多,離道愈遠,反而招致敗亡,倒不如守著虛靜無為的道體呢!

〃天地不仁〃、〃聖人不仁〃這些令人困惑的言辭,莊子解釋得極為清楚,其義為:

1。老子一貫的道觀:道為萬物之上,其執行時,無私又公正,與基督教所謂的上帝迥然而異。站在中立的立場來說,道似科學之鐵面無私,毫無人情可談。

2。老莊認為:道對萬物皆有仁。在莊子的作品中,孔子的〃仁義之教〃常在有意無意間遭到他的假攻擊。因為,在無善的世界裡,不知那是〃仁〃,卻要人們行〃仁〃,亦不知那是〃義〃,卻要人們行〃義〃。

3。莊子強調人類的真愛,優於孔子所說〃區域性的人倫之愛〃。

一、天地不仁,聖人不仁

許由描述道為他的老師說:〃我的老師,我的老師啊!他像秋天的嚴霜,使萬物凋零,並不以為所行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