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當北京成立以閻錫山為
首的政治分會時,馮將軍不同意在其中任職;令人感到不祥的是,他在 7 月
14 日離開北京去照顧他的祖墳,然後再去他設在河南的司令部。②
國民黨的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五次全會於 8 月 8 日至 14 日在南京召
開,以計劃國家的未來。馮玉祥、閻錫山兩位將軍和楊樹莊海軍上將作為特
邀貴賓參加。③全會面臨幾項全國性政策方面的重大事務。最引起爭論的問題
是,應該多麼快和多麼嚴格地集中政治、財政和軍事的大權。由於政治分會
實際上把國民黨中國分割成軍閥割據的局面,它們是否應予撤消?在主張集
中的人和希望保持地方權力的人之間經過長時間爭吵——爭吵幾乎使會議開
不下去——以後,全會透過決議,肯定中央政治會議應由中央執行委員會指
定,它的決議應透過委員會交給國民政府去執行;政治分會應到年底撤消,
在此期間,它們不得以自己名義頒佈命令和任免官員。這樣,原來孫逸仙根
據鮑羅廷建議而設立的作為核心委員會的政治會議,就不會獨立於和凌駕於
選出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新近設立的政治分會將不再存在。但是,公佈的中
央政治會議成員的名單,共有 46 人,幾乎包括全部中執委和中監委的正式委
員、大部分重要的軍界人士和此時回到黨內的幾名保守的老資格黨員。①它很
可能是一個傀儡機構,決定如同以往那樣要由一個核心小集團作出。另一個
朝集權化方向發展的姿態,是透過了一個決議:作為指導原則,黨中央兩個
委員會的所有委員應住在首都,不得分散在各地。
怎樣才能統一政府的財政?財政部長宋子文已經召開過兩個會議,一個
討論財政,一個討論經濟建設,它們集中了主要的私營銀行家、商人和實業
家、各省的財政官員、各軍隊的代表,以及財政專家。他詳細闡述了國家財
政的混亂狀況,並向全會呈上這些會議的詳細建議。這些建議談到如何劃分
全國和各省的收入來源,取消國內的過境稅,恢復關稅自主,清理國家債務,
統一幣制,促進商業,穩定貨幣市場,建立政府的中央銀行,管理私營的銀
① 高蔭祖:《中華民國大事記》,第 300 頁,1928 年 7 月 2 日。(勝利的國民革命軍在 1928 年 7 月的人
數約 160 萬。)《革命文獻》,21,第 4067—4071 頁有蔣介石的初步遣散計劃。同上,第 4067—4085 頁
有 1928 年 7 月算作組成國民革命軍的師和軍(包括許多未參加北伐的部隊)及其指揮將領的名單。英國外
交部 405/259,機密,《關於中國的進一步通訊》,13616,1928 年 10—12 月,第 46 號,附件 7,《蔣介
石備忘錄摘要》,國民通訊社發,北平,1928 年 7 月 15 日。
② 高蔭祖:《中華民國大事記》,第 300 頁,1928 年 7 月 6 日;英國外交部 405/259,機密,《關於中國
的進一步通訊》,13616,第 9 號,藍普森致奧斯汀?張伯倫,北京,1928 年 8 月 1 日。
③ 關於第五次全會的一些檔案,見《革命文獻》,21,第 4092—4100 頁。關於透過的決議,見高蔭祖:《中
華民國大事記》,第 305—307 頁。高聲稱參加會的有 24 名正式委員,1 名候補委員,8 名中監委委員和 1
名候補委員,以及馮玉祥和楊樹莊。
① 除了未參加全會的胡漢民和汪精衛外,原來被排除出第四和第五次全會的汪精衛的兩名追隨者陳公博和
顧孟餘被列入名單,孫逸仙夫人和陳友仁也被列入。重要的軍人但不